從中環碼頭乘船,向香港島西南方向行駛,幾十分鐘後,即可到達長洲島。這裏臨近珠江口,且位於群島之中,便於穿梭往來,明清時期就已成為附近漁船集散之處。
80多年前,這個狀似啞鈴的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島,因交通便利而隱蔽,曾在一場悄無聲息而又驚心動魄的行動中肩負過重要使命。
時光流轉。如今,小島水清沙白,更因傳統信俗活動——太平清醮而遠近聞名,成為觀光勝地。
初冬早上,島上碼頭游人如織。78歲的陳凱辛站在人潮中,難掩內心激動。「你看,長洲的『人氣』這麼旺!」她對同行者説,它的另外一面也應該為更多人所知!
這是她的故鄉,更是她的父親陳亮明戰鬥過的地方。
這是陳亮明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將戰火燒到了香港,數百名在港避難的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處境萬分危急。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導下,東江縱隊前身——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展開了歷時200多天的秘密大營救。最終,800餘人在遊擊隊護送下順利離港,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新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
行動期間,考慮到陸路關卡多,且顛簸跋涉,一些影響力較大、容易被認出的人士和年老體弱的重點保護對象被安排經海路轉移,長洲是沿途的重要中轉站。
此前,中國共産黨就在島上成立了黨支部。根據時任中共香港長洲區委書記陳亮明後來回憶,當時小島常住人口僅幾千人,有黨員十幾名,大家經常組織各類活動,團結教育群眾、傳播進步思想,還儲備了武器。
「中國共産黨在此深耕多年,為營救行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東江縱隊老戰士後人、香港抗戰史研究者王玉珍説。
在陳亮明等人的努力下,當地多方力量被發動起來配合大營救,幾十位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成功經由長洲脫險。
陳亮明是長洲人,在廣東順德上學期間受到進步思想洗禮,回到家鄉後投身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産黨。那段崢嶸歲月,後來經常出現在他和戰友兼妻子巢湘玲的家常話中,成為他們的女兒陳凱辛的深刻記憶。
內地赴港澳「個人游」開放當年,陳凱辛姐妹就陪81歲高齡的母親回到長洲。「她在島上一路走,一路細數,在那棵樹下藏過情報,在學校門口躲避過敵人……」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
2018年,巢湘玲逝世。陳凱辛在整理父母遺物時,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
「老一輩人相繼離世,作為子女的我們年紀也越來越大,他們傳給我們的香港故事,一定要繼續傳下去。」她暗下決心,「這是搶救性的工作,時不我待!」
11月25日,尋蹤小組在長洲探訪魚欄舊址。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在這樣的念頭下,陳凱辛姐妹聯合王玉珍等幾名香港抗戰老戰士後人,並聯繫到相關機構團體,成立起十幾人的尋蹤小組,希望結合自家老人留下的一手資料,挖掘出更為全面豐富的歷史記憶。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版的《勝利大營救》一書中,不同章節提及行動在長洲的兩處落腳點——一間制香廠和一家魚欄,這與其他多方公開資料互為印證。然而,時移世易,再加上隱蔽戰線鬥爭的特殊性,其具體地址不得而知。
如何從歲月長河中將這兩處地點「打撈」上來?小組成員決定從實地探訪入手。今年4月,一行人首次以尋蹤為目的登島。在離島區議會和長洲鄉事委員會成員的帶領下,他們接連走訪了多名熟悉情況的老人。
11月25日,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吳文傑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我們非常歡迎他們的到來!」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吳文傑説,應該讓越來越多長洲人了解先輩為國家救亡所作的貢獻,為家鄉感到自豪。
搜集口述資料的同時,小組成員又多次諮詢香港歷史檔案大樓、特區政府地政總署等處,查閱長洲歷年的測繪資料和照片,還廣泛搜尋海內外網絡資料庫。
11月25日,東江縱隊老戰士劉克強的外孫女黎詩雅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東江縱隊老戰士劉克強的外孫女黎詩雅,是小組裏最年輕的一位,承擔主要的線上工作。每天下班後,她就立刻奔回家,通過電腦屏幕「穿越時空」,常常工作至凌晨時分。
「外公已經離世,這是我思念他的最好方式。查找資料時,我總覺得自己離他又近了一些。」她説,「我也想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這些事,讓他們知道香港人一直都有愛國愛港的傳統。」
6月12日,東江縱隊老戰士劉克強的外孫女黎詩雅(左)與東江縱隊老戰士後人、香港抗戰史研究者王玉珍在香港歷史檔案大樓查閱史料。新華社發
經過日以繼夜的努力,三四個月後,尋蹤小組整理出一份厚厚的報告,初步確認了制香廠和魚欄舊址,並找到了兩戶人家的後代。他們還梳理出島上其餘紅色印跡:抗戰勝利後戰士們短暫駐紮的長洲初級英文學校(現為長洲官立中學)……
這份報告得到香港多方高度重視:香港地方志中心的研究團隊正在基於這份材料策劃相關出版物;香港新界社團聯會幫助他們向社會發出呼籲,希望為離島地區設立革命紀念設施。
「當年的秘密大營救得到了香港各界的支持。數十年後,我們對那段歷史的考察工作,也得到了香港各界的鼎力協助,我們深感欣慰……」王玉珍在總結這一段經歷時寫道。
陳凱辛近來常常回到故鄉,與各方對接後續工作。她和各界一樣,期待着先輩們的抗戰印記,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