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AI産業「好風正起」

來源: 中新社          發布時間:2025-03-26

  春日傍晚,一場人工智能(AI)參與設計的時裝秀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舞台上展示的40套時裝,均由香港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開發的「互動性人工智能時裝設計助理系統(AiDA)」協助設計完成,吸引眾多觀者目光。

  上述場景,是香港AI産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本地創科界積極推動和香港特區政府産業政策支持下,香港AI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點。

  3月11日晚,由香港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主辦的「Culture X AI 2024-2025:國際時裝秀」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上演,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愛沙尼亞、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位時裝設計師利用「互動性人工智能時裝設計助理系統(AiDA)」創作的40套作品亮相。(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通過向AiDA輸入關鍵詞,就能獲得50個至100個設計選項。」時裝設計師林穎琛告訴中新社記者,設計師可從中挑選心儀作品,還能根據自身想法對不滿意部分進行修改,並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AIDLab行政總裁及總監黃偉強向記者介紹,展出作品充分展現了AI如何協助設計師突破創作界限,同時保留了設計師的獨特個性與文化內涵。

  從時裝設計到醫療診斷,從影視創作到金融科技,香港AI産業正在多個領域展現發展潛力。在今年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上,多個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AI産品精彩亮相,展現AI技術為影視創作帶來的革新。前不久,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發布香港首個生成式AI大模型HKGAI V1。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該中心主任郭毅可表示,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為AI「從0到1」創新提供了良好土壤。

  2月25日,香港科技大學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這是中國首個基於DeepSeek進行全參數微調、持續訓練産生的大模型。圖為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介紹HKGAI V1大模型相關內容。(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事實上,本輪AI産業周期伊始,特區政府就提出前瞻性舉措。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2022年年底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提出重點發展AI産業,為推動香港AI發展制定了策略方針及行動綱領。

  在特區政府2025/2026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還為發展AI産業提出多項措施: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批准5個由香港本地大學、科研機構等牽頭的項目,加速推動多個大模型相關研發工作。

  在香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及電子計算學系教授楊紅霞看來,香港發展AI機遇與潛力並存,關鍵在於各界合作,發揮大學專家和優勢産業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還是內地AI企業「出海」的重要平台。香港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表示,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可為內地AI企業「走出去」,推進業務國際化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