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優勢,以「新」促興——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一線觀察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25-05-21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顆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學園的地標性建築。

  「從公司創立到成為獨角獸企業,我們僅用了18個月。」在位於新界沙田的香港最大科技研發及企業孵化基地香港科學園,思謀科技創始人賈佳亞説,香港國際化的人才資源、深厚的基礎研究實力和粵港澳大灣區健全的産業配套、豐富的應用場景相結合,讓思謀這樣的科技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科創,已成為香港社會共識。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吸引全球科創資源匯聚?如何培育科創土壤,完善科創生態圈,為香港經濟由治及興注入新動能?帶着這些問題,記者跟隨「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香港多家科技創新企業和孵化機構。

  培育科創沃土

  「人工智能正在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香港在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沒有缺席。」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特區政府先後建設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出了30億港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等,積極為新興産業發展提供「土壤和空氣」。目前僅在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就匯聚了超過800家人工智能企業。

  自2022年底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以來,香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積極培育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新興産業。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初創企業數量較上年增加10%,僱員總數增長7%,雙雙創歷史新高。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沿岸,一顆巨大的「金蛋」是香港科學園的地標性建築。目前,包括思謀科技在內的約2200家科技企業在香港科學園從事研發,入駐科研人員約1.5萬人。記者在園區內看到,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初創企業和人才集聚,各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科創生態圈蓬勃發展。

  「這裏是香港最大科創生態圈,為科創生態系統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説,諸多企業在園區內實現了「從0到1」「從1到100」的發展。

  香港數碼港是香港另一個科創重鎮,近年來培育了大批獨角獸企業。「數碼港當前匯聚超過2200家初創企業及科技公司,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獨角獸企業。」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細明表示,數碼港將把握發展機遇,繼續提升香港創新創業的優勢,全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推動産業協同

  「國家是香港科創發展的堅實後盾,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正如孫東所説,香港科創領域近年之所以發展迅猛,與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

  思謀科技總部設於香港,研發中心與智造工廠落地深圳。「香港科研團隊上午完成算法調試,深圳産線下午啟動部署測試,工廠當晚即可完成樣品生産。」賈佳亞説,通過深港兩地的精確分工與資源對接,公司搭建起從研發到轉化再到生産的快速協同機制,而這正是大灣區融合創新不斷深化的一個生動例證。

  「香港『腦』加上深圳『手』的模式,既解決了技術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又通過高頻次的驗證迭代,大幅縮短研發周期。」賈佳亞説。

  「對香港來説,內地很有優勢的一點就是具備大規模場景,可以進行技術或者應用的落地實踐,所以這方面未來可以進行更多合作。」陳細明表示,目前香港數碼港一直與內地不同的科創企業保持密切聯繫,同時積極拓展內聯外通的網絡,與中東、東盟、亞太地區及大灣區等地企業建立聯盟,幫助香港和內地企業「走出去」,至今已有超過320家企業進軍約35個海外市場。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認為,依託自由港政策、普通法體系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環境,香港持續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香港既能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世界級城市群,又能保持與國際創新體系的無縫銜接,從而在國家科技發展布局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打造發展引擎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沒有科創,就沒有未來。」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告訴記者,特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完善科創生態圈,積極匯聚海內外人才,全力打造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介紹,特區政府自2022年推出一系列「搶企業」「搶人才」措施,累計引進84家重點企業,涉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等領域,未來數年內可望在香港投資約500億港元,創造逾2萬個就業機會。截至今年3月底,各項人才計劃一共收到超過46萬份申請,超過30萬份獲批,約20萬名人才已經來港。

  為吸引更多科創企業和人才來港,特區政府還將推出一系列新舉措:設立100億港元的「創科産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産業;推出1.8億港元的「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吸引海內外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港設立加速器基地;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預留1億港元推出「製造及生産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

  「當前香港科創發展已駛入快車道,未來五至十年將是黃金時期。只要沿着既有路線向前走,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指日可待。」孫東説,香港會進一步完善科創生態圈,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充分發揮本地研發、創新製造及國際金融中心等獨特優勢,吸引全球人才、資金、技術和項目來港。

  「香港科創未來可期、前景廣闊。」正如孫東所説,香港正在釋放創造力和發展活力,由治及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