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家,下一站:北極!

來源: 香港文匯網          發布時間:2025-05-27

  隨着「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上個月返回上海,國家第41次南極考察主要任務順利完成。本次國家南極考察隊中,首次有來自香港的科學家獲選加入。在考察中,他們貢獻了哪些香港力量?

  據了解,此次國家南極考察隊中有6名香港科學家,其中5人來自香港中文大學,1人來自香港科技大學。他們此行的研究焦點鎖定在南極的綠化現象與植被擴張。

  考察期間,來自香港的考察隊員共採集近300個樣本,涵蓋苔蘚、土壤、冰雪、微生物等,目前已運送到香港中文大學實驗室進行深入分析。該校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劉琳在考察日記中生動地描述:「我們發現許多小池塘孕育了多樣的藻類及微生物,形成五彩斑斕的圖案,和大眾印象中純白的冰雪世界大相徑庭,藉此窺見氣候暖化下南極生態的冰山一角。」

  劉琳表示:「我們以生物地球科學的視角,以春池生態系統為切入點,試圖通過綜合分析植被、冰雪、池水、土壤、微生物和空氣的交互作用,研究南極升溫如何影響當地碳循環以及全球環境,可填補當前的空白。」

  展望未來,香港中文大學希望利用本次南極考察鞏固科研優勢,並參與今年年底的國家第42次南極考察,現正進行前期申請與準備工作。劉琳説:「國家開展南極研究已經有四十多年了,那我們也要想,我們的貢獻是什麼?希望我們這次考察的角度,可以變成港中大的『南極研究品牌』,長久地做下去。」

  他還透露,在與極地研究中心的合作框架下,香港中文大學擬選派約兩名香港科學家於今年7月至9月參加國家第15次北冰洋科考,進駐北極黃河站,推動大學未來在極地與極端環境的研究,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積極推動者,為構建人類美好未來,為國家科技強國的願景貢獻香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