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 以綠色為發展底色——聚焦大灣區建設系列報道之四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19-04-12

廣州綠道里程已達到3500公里,佔廣東全省綠道總里程近20%,位居全省首位。圖為四通八達的廣州二沙島綠道。(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廣東肇慶七星岩。(圖片來自網絡)

  綠色發展是指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強調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近年來,綠色發展成為全球發展趨勢。

  今年2月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建設美麗灣區為引領,着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使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發展規劃出了新的藍圖。”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説。

  推動綠色低碳産業協同發展

  香港信德集團行政主席何超琼認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世界級灣區離不開藍天、碧水和清新的空氣,相信在互動、合作、共贏的基礎上,11個城市將探索建立更多更完善的環保合作機制,推動綠色低碳産業協同發展,吸引更多人才來粵港澳大灣區定居。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説,生態環境保護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方面作用顯著。“強化生態環保建設不僅不會制約經濟發展,還可以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建設世界級灣區,生態環境質量也應該瞄準世界級水平。”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大磊認為,優質的環境質量有利於增強區域對人才、資本等各種創新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進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競爭力,而劣質的環境質量會對資本和人才産生“擠出效應”。

  “如果説大灣區在經濟功能上要實現‘錯位’發展,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就必須要達成‘協同’,這是由三地共屬一個環境共同體的屬性所決定的。”吳大磊説。

  據介紹,目前粵港澳三地正按照“規劃綱要”,共同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三地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合作將邁上新台階。

  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面對“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殊環境,一系列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上的制度化合作機制、深度合作網絡日漸成形。早在9年前粵港合作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已被列入建設優質生活圈任務的首項工作。粵港澳在清潔生産、區域大氣污染機理及聯防聯治、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建設等方面也不斷開展多項合作。

  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吳青認為,可從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編制、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合作機制等方面進行生態環保合作頂層設計,並細化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安全格局、水環境治理、大氣環境治理、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産業等方面具體合作事項。

  吳青説,由此,把大灣區打造為生態安全、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並使其成為中國優質生活圈先行先試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生態文明樣板指日可待。

  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理事會主席林建岳認為,環保科技是推動大灣區綠色發展很好的突破點。他建議,三地政府聯合製訂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環保科技産業發展,包括協調三地業界推動環保研究,加強合作研究廢物處理技術,開拓可再生能源,共同覓地建立“環保園區”,鼓勵企業在園內設立回收加工廠或再造品生産線等,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産業結構發展。

  開創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新貌

  在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主力區域,近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可持續發展上面臨挑戰,各項生態環境指標與其他世界灣區相比仍存在差距。他建議,粵港澳三地應創新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各方優勢,從而推進大灣區綠色發展。

  “大灣區核心城市科技創新基礎較好,但生態環保科研力量分散。因此需要建立聯動和合作機制,大灣區環境污染才能得到系統化治理,大灣區才能真正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蔡冠深説。

  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樂斌説,國科控股擬在港設立綠色發展國際實驗室、綠色發展産業基金、綠色發展母基金、綠色技術股權跨境交易平台,服務與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産業,更好地推動綠色發展。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博士楊海深認為,大灣區綠色發展應打造綠色生産生活示範區,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有效降低經濟社會發展導致的資源與環境代價。

  楊海深説,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經濟結構、質量、效益上形成新的競爭力,確保灣區生態服務價值隨着社會經濟財富的增長而保值甚至增值,讓大灣區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開創大灣區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