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 大灣區就是我的家——聚焦大灣區建設系列報道之五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19-04-15

廣東廣州積極參與打造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廣東惠州大亞灣。

  在香港中環工作的鄒先生曾經住在新界的紅磡。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後,他選擇搬住到深圳。

  最直接的觸發因素是交通便利了。往返深港的高鐵用時僅16分鐘,加上通關,從出家門到辦公室僅需一個小時左右,並不比紅磡慢多少。

  背後則是改善居住環境的剛需。同樣的八九千元房租,深圳可以住到寬敞的兩居室,而香港僅能住兩居室中的小小一間。香港的工作又不能丟。怎麼辦?乘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蒸蒸日上的東風,他有了如今這種新選擇。

  融通互聯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面對如此巨量的人口,如何讓大家在宜業、宜游的同時更宜居?

  應該説,大灣區的底子本來就不錯。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有份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在2018年排名中,香港、深圳、廣州3座城市入圍全球百強。如今有了9+2聯網的群聚效應,一些強項就更凸顯出來。最典型的是完善的基礎設施通聯。無論是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還是蓮塘/香園圍口岸、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抑或是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等,都串聯起了當地民眾的衣、食、住、行,也讓區域內的城市更緊密聯繫在一起。

  高起點不是終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描繪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粵港澳大灣區要對標的,是舊金山、紐約及東京等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這個目標有個形象而響亮的口號,叫打造“一小時優質生活圈”。

  整個灣區一盤棋,“三宜”是共同的追求,都在為促進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的跨境流動和融通添磚加瓦。就宜居而言,內涵很豐富,但最基本的,要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文旅休閒、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打通互聯。

  瞄準一流

  有了港珠澳大橋等完善的交通設施,人流跟物流、金流一樣,在大灣區內慢慢多向流動。不同的人群,按照最適合自己的生活路徑,在匹配相應的宜居目標。

  比如鄒先生,摸索出來“香港宜業+深圳宜居”的雙核模式。港澳是區域內的房價高地,相對而言,灣區內其他城市是置業或賃居的不錯選擇。

  也有把宜居和宜業完美合為一體的。

  從香港九龍出發,一個半小時就到惠州大亞灣科技創新園。艾利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裏。公司負責人弭永利2014年選擇從香港來此創業。他的拿手絕活,打破國外壟斷的離子液體,就是在公司裏試驗合成出來的。

  弭永利笑言,大亞灣對他來説是“天造地設的搖籃”,宜居又宜業。“這裏地理位置優越,是少有的優質港灣,離深圳、香港非常近,交通便利。這裏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7個石化産業基地之一,前景可觀。”弭永利要將科研成果産業化,這裏不僅有足夠的空間,還能提供上下游産業的強力支持。

  如今,弭永利真正實現了安居樂業。“我在香港幾十年也沒有買房置業,卻在大亞灣買了房。退休後,説不定就常住這裏了。”

  跟弭永利一樣,不少人有意在灣區內買房養老。對喜歡休閒、浸潤慣了嶺南文化的人來説,佛山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人曾這樣暢想未來安穩的退休生活:

  早起拜完社公,吃一碟豬腸粉或喝一碗及第粥,去路口的武館、獅社抽煙聊聊天。中午在院子裏曬曬太陽,再喝一壺新會陳普。下午找朋友打打牌,聊聊當地在建的地鐵。地鐵很快就將連到廣州市區了。感覺日子是越過越美。

  大灣區建設蒸蒸日上,類似的灣區故事越來越多。

  各顯神通

  作為扎根惠州的“吹鼓手”,弭永利一直在鼓勵香港的有志青年,多到灣區的內地城市走一走、看一看,因為機遇不等人。

  有港青想去創業,可顧慮當地的環保水準。弭永利直接拿大亞灣石化區做例子。他説,這裏借鑒了世界先進石化園區的發展模式。園區外圍有綠色防護走廊,光綠化防護隔離帶就計136.6萬平方米,綠樹成蔭,天藍海碧。

  不僅如此,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灣區內大氣、水資源、食品安全方面的協防共治將成為常態,河涌、濕地、森林、濱海等生態景觀將只增不減、交相輝映,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産生活消費方式將成為時尚。

  灣區內各界都在開動腦筋,圍繞“宜”字,做足文章。

  全國政協委員呂耀東提議,在珠海橫琴打造粵港澳休閒旅遊示範區,把宜游跟宜居相結合,為大灣區建設進行實驗探索。

  打造優質生活圈,灣區內環境治理、城市治理的能力水平也要不斷提升才行。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隋廣軍建議,借助“互聯網+”,以“繡花功夫”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優化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構建“美麗灣區”。

  上月底在香港,中國銀行率先推出“大灣區開戶易”服務,客戶無需親往內地,即可便捷辦理內地個人II、III類賬戶。粵港澳三地同城化優質金融服務,正在逐步推進。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打造優質生活圈,意味着更高標準更多責任。説一千道一萬,“一小時生活圈”打造的是否真正優質,也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是灣區內居民的“三感”,他們獲得感多不多、幸福感高不高、安全感夠不夠。

  和諧共生

  事實上,上世紀便有學者提出類似的灣區建設。但國際經驗表明,灣區建設並非一蹴而就。國際上著名的如舊金山、紐約、東京等灣區,發展過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在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春聲看來,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具備宜居、宜業、宜游的重要基礎。但同時也存在着一些短板。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必然是一個漸趨成熟、逐步完善的過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有時間表,更有路線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城市群智能管理,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平,建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美麗灣區。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聯俊説,這當中一大關鍵是突破障礙,構建高效合作機制,為優質生活圈提供源源不斷的制度動力與活力。

  因為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個大題目,並不止於打造優質生活圈這一環。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創中心、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作為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打造“一小時優質生活圈”與這些目標之間,互相影響、和諧共生。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既體現了政策設計的豐富性,也讓普通民眾實實在在有感。

  人的因素,正是念好大灣區“宜”字經的關鍵。

  “這裏齊聚了天時、地利、人和,在這樣的環境中,必定事半功倍。”弭永利對此信心十足。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0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