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非遺澳門(之四) | 神像雕刻:民間信仰的歷史印記

2019年07月26日 17:57:28 來源: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分享到:

  當民間信仰遇上工匠精神,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澳門的神像雕刻告訴了我們答案。選定木材、確定比例、削出輪廓造型,經過聚精會神的精細雕刻,神像玲瓏剔透的輪廓和線條被逐漸勾勒出來,打磨、上漆,再經貼金或上彩,獨到的點睛之筆之後,神像目光炯炯、散發神韻。感嘆能工巧匠的技藝精湛之餘,讓人油然而生的還有一種肅穆,小小的木制器物,卻給人帶來內心的寧靜和平和——這便是澳門的神像雕刻技藝了。

  源於漁民及民間的宗教信仰,神像雕刻在澳門社會文化中曾佔有重要地位。澳門自開埠以來,捕漁業在歷史上擔當着重要的經濟角色。由於海上作業風險大,漁民有多神的信仰習俗,並在船上放置各種神像隨船出海,以求化險為夷。神像雕刻行業應運而生,當時俗稱“公仔鋪”的神像店盛極一時。

  漁民對神像的需求殷切也促使澳門的神像雕刻工藝日臻成熟,成為一門工藝技術要求極高的行業,技師往往需經過數年的沉浸方可出師。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演變,澳門的神像雕刻在初期的摸索和探求後,經吸收、改良和創新,完成了從簡樸到精緻、從小型到大型、從單體到組裝的演變。它既保存了本地神像雕刻工藝的優良傳統,如古法漆藝、金箔工藝和傳統佛像造型,又融合了外地的造像設計和接合方法,並引入先進的生産工具,已達到國際水平。雕刻的種類也由基本的“木雕公仔”發展到神像、佛像、神龕佛具、民居商號裝潢雜項和公共雕塑、木雕大型佛像等。

  然而隨着澳門的社會變遷和經濟轉型,漁業逐漸步向衰落,澳門神像雕刻行業隨之式微,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不少神像店經營出現困難而相繼結業,如今全澳門僅余兩家。

  為保護神像雕刻文化,澳門特區政府作了多重努力,從資料的收集、記錄、整理、保存、出版,到教育和推廣的多方位配合,這一百年來優秀的地方民間美術已成為澳門的文化代表之一流傳下來。2008年,經澳門獨立申報,神像雕刻正式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有代表性傳承人曾德衡——這門技藝在他的家族已傳遞三代,他所經營的老店已有上百年歷史。

  澳門神像雕刻行業自身也在積極尋求新的出路,改良傳統工藝、擴大實際用途,並將工作流程系統化,來保證工作質量和技術人才的延續。同時,雕刻和貼金技術也被應用於設計行業內,這種“跨界”合作使得澳門的神像雕刻技藝以另外一種形式獲得新生。

  現今,澳門往昔的社會景象已不再,而神像雕刻卻作為一個時代信仰的具象化流傳下來,延續成為歷史和當下的印記,值得我們去孜孜追尋、細細品味。

(本網綜合,資料來源:澳門文化遺産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新華社、光明日報、中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