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兩周年 新“灣區人”的日子有滋有味

2021年03月02日 17:32:5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把大灣區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是中央的殷殷期望和諄諄囑託。兩年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越織越密,人員、物資等要素加速流動,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逐步形成。11個灣區城市緊緊抓住改善民生福祉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使大灣區建設成果更多惠及廣大民眾,尤其是讓年輕人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新“灣區人”在這片熱土上踏實奮鬥,幸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港珠澳大橋。新華社圖

  舞台寬廣

  2020年11月27日,全國首宗由澳門籍仲裁員參審的涉港澳勞動爭議案件在南沙仲裁委開庭,這是全國首批港澳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依法履職以來由澳門仲裁員參審的首宗案件。澳門仲裁員李國輝的工作,大大推動了案件的審理。“此次以仲裁員身份到內地參與案件審理,既有利於了解內地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多元化解糾紛提供探索思路。”李國輝説。

  除了仲裁員等法律專業服務人士,這兩年間,港澳建築、醫療、教育、旅遊等專業人士相繼也可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便利執業,32項職業資格(工種)受大灣區內地城市認可。港澳居民還可應聘內地事業單位編制內崗位,享受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粵港澳的“制度之異”漸化成“制度之利”。隨着三地規則加速“軟聯通”,無形的“制度”墻壁被打破,越來越多港澳同胞喜歡自稱“灣區人”,享受這個身份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許多港澳青年介紹,融入灣區後,他們的活動半徑大大拓展,常常上午在深圳或珠海開會,中午去東莞工廠,下午到廣州見客戶,晚上回到香港澳門參加晚宴。“粵港澳大灣區為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提供拓展事業的新空間、新機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多次表示,站在“十四五”規劃的起點,香港可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讓全港市民都成為大灣區的“受惠者”。

  智慧聯通

  以前總有港澳同胞説,到內地後跨境支付不太便利。無法開設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賬號,面對隨處可見的二維碼,只能看着旁人輕鬆掃碼消費而不知所措。2019年,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與中銀香港在大灣區先行先試,推出中銀香港代理見證開立內地中行個人賬戶業務,滿足大灣區所有居民的便捷移動支付需求。“用這個賬戶綁定微信、支付寶,到內地消費就方便多了。”他們告訴記者。

  兩年間,大灣區城市啟動智慧聯通,從交通、就醫、置業、電子支付、教育等生活細微處入手,涵蓋民生方方面面——廣東推出全國首個跨境公交金融IC卡項目和跨境住房按揭貸款試點,創新多幣種支付的大灣區主題借記卡、信用卡;港澳居民還可憑出入境證件便捷辦理運輸、金融、通訊、教育、醫療等 30 多項公共民生服務,在灣區生活從“人生地不熟”到“輕車又熟路”。“中央和地方相繼公布的一系列措施,極大地解決了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發展的後顧之憂。”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朱家健表示。

“澳門新街坊”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2020年底,珠海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正式動工,這是內地第一個專為澳門居民打造的綜合民生項目,將提供約4000套住房,且包含學校、長者中心、衞生站及家庭小區服務中心(託兒所)等民生配套。“上述配套建成後,將由澳門專業團隊營運,並把澳門的服務標準延伸入內地。”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預計,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工作生活的廣度、深度將大大提升。

  人文薈萃

  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僅是經濟上的融入,更是人心的融入,而民心相連相通與人文建設息息相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兩年來,人文灣區初具成效,推動了凝聚人心共識,尤其是青少年交流交往和交心交融。

  去年7月,當電視劇《灣區兒女》在央視播放收官時,掀起一陣話題熱潮。這部由澳門與內地第一次深度合作的電視劇,正是粵港澳共建人文灣區的生動實踐。該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扎根粵港澳大灣區,與城市共同發展,實現自我成長的勵志故事。許多大灣區青年在社交媒體打出“#灣區兒女#”話題,寫道:“一起感受,奮鬥的故事裏一定有你的影子。”

  2020年12月19日,由內地當紅老生於魁智和梅派青衣李勝素領銜演出的中國國家京劇院一行,在澳門演出《龍鳳呈祥》,獻上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的藝術盛宴。新華社圖

  不只是影視交流,各類文化遺産展覽、藝術展演活動、圖書出版、旅遊深度合作,架起一座座粵港澳之間的文化大橋,豐富了灣區人的精神生活。故宮博物院精品多次赴港澳展出,國家大劇院赴澳門公演,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嶺南文化被大力弘揚……粵港澳大灣區呈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2020年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正式印發,要求到2025年,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建設初見成效。規劃起草組組長劉偉説:“大灣區的特色就是以嶺南文化為底蘊,中西文化交融薈萃。”這其中既有源遠流長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還有在中外交流互動中逐漸形成的外來文化和都市文化,這些都是建設人文灣區的肥沃土壤。(人民日報海外版 汪靈犀)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4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