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粵港澳三地人士熱議大灣區建設: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

2022年05月24日 16:42:30 來源: 羊城晚報
分享到:

  如何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如何加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如何打造?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舉行期間,參會的代表們圍繞“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展開熱烈討論。

  會議的召開也吸引了香港地區與澳門地區相關人士的關注,共議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

  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讓更多“千里馬”在南粵大地奔騰

  談人才:為大灣區培養更多高水平人才

  錨定未來五年主要目標任務,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抓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機推進人才強省建設。

  如何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更多人才?如何讓更多“千里馬”在廣東大地競相奔騰?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暨南大學今後將繼續加大對港澳學生的招生和培養力度,為大灣區建設發展培養更多高水平人才。

  林如鵬告訴記者,目前,暨大在校生中共有6400多名來自香港的學生、2000多名來自澳門的學生,他們和內地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生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報告提出,要攜手港澳促進人才協同發展。林如鵬也觀察到一個現象,在暨大,許多港澳學生和內地學生在校期間就一起創業、開辦公司、參加創新創業大賽,還孵化了不少成功的企業。走出校園,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暨大校友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家聯盟。校友們互幫互助,也助力更多暨大學子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局中來。

  近幾年的就業情況顯示,暨大有越來越多港澳畢業生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珠三角就業。“他們覺得,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很有活力的灣區。在這裏,他們找到了人生出彩的機會。”林如鵬説。

  報告提出,要立足自主培養造就一流人才方陣,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陣地作用。

  在推進“雙區”建設的過程中,高校應該如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如何讓更多青年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找到出彩人生?林如鵬告訴記者,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港澳台僑人才的一個重要基地,暨大將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其中,在招生數量上,暨大將適當增加對港澳學生的招生數;在培養質量上,暨大將下大力氣打造更多平台,助力港澳台僑學生成長成才。

  “暨大番禺校區二期正在推進中,建成後,我們將擴大對港澳台僑學生的招生比例,提高到40%左右。”林如鵬説。

  此外,在培養方向上,暨大也將着眼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廣東産業需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來培養人才。林如鵬表示,圍繞國家賦予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暨大會在學科設置、專業調整、招生方向上相應做一些調整,以更好地服務“雙區”建設。

  人才不僅要“培養”還要“留得住”。在深圳代表團會議上,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書記高大偉提到,要努力實現一個願景,那就是深圳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為,“讓他們留下來”。

  高大偉表示,深圳應當聚焦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工程,提高青年的文化認同感,加強和香港青年之間的交流,吸引更多香港青年來深圳創業。與此同時,要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發展型城市是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調研後向全國推廣的。”高大偉建議,可以深圳市委名義召開青年發展型城市大會,系統謀劃規劃對青年發展工作的若干舉措。

  談融合:協同提升全面擴大開放水平

  珠海市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代表團的黨代表們在討論中多次提到了橫琴合作區的發展。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珠海市鬥門區委書記蘇虎稱,省黨代會報告重點突出合作區建設,在不同章節屢屢提及合作區,“作為珠海陸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鬥門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以廣闊空間作為條件,可為橫琴合作區的高端産業提供生産、製造和服務保障,有助於把新發展格局重要節點做實做強做優,形成強大協同效應。”

  蘇虎表示,鬥門加快打造橫琴合作區戰略拓展區,全力支持服務合作區建設,為合作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産業支撐、空間支撐、服務支撐,走出一條具有鬥門特色的服務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路徑。

  在東莞市代表團,代表們紛紛指出,省黨代會報告提到,要推動東莞濱海灣特色平台建設,協同提升全面擴大開放水平,這與東莞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高度融合,對東莞接下來進一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巨大鼓舞。

  東莞市委副書記、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煒代表在討論中提到,東莞要全面加強與大灣區內城市群對接聯繫。接下來,要主動謀劃,特別是依託松山湖科學城,全面探索如何更好地與香港以及深圳光明科學城、廣州科學城的合作,全面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和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打造多元化産業集群,適應新形勢下的産業結構,為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注入更多科創動能。

  香港專家:港粵科研合作 開啟新篇章 “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有望成新潮流

  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廣東將抓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機,推進人才強省建設,要攜手港澳促進人才協同發展,創新實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等模式。報告當中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容,也吸引了不少香港專家關注。

  “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將更趨常態化

  “香港很多高校的科研項目,如果進入生産或者産業化,一般都會到廣東。所以,‘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其實是近年粵港澳科技合作的一股潮流。”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告訴記者,這種合作模式能被廣東省黨代會報告提及,也讓更多港澳科技界人士對大灣區科研合作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的模式,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基建設施的發展,變得越來越便利。現在很多香港科研團隊,想將産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落地,已經不需要搬到內地居住,通過便捷的交通設施就可實現即日來回。”

  對於未來如何讓這種科技合作更加常態化,林至穎建議稱,可在深圳河套地區先行試點通關便利化的措施。他舉例説:“目前內地科研人員到香港,每個月仍有一定的次數限制。未來可考慮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前提下,放寬為不限次數往返粵港兩地,同時簡化相關手續,相信會更加促進人員的流動。”

  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周文港也認為,“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符合香港和廣東目前優勢互補的實際。他表示,將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好好做大,在內地實現大規模生産和進行銷售,實現“轉化在內地”是必然的事。

  周文港指出,明確了“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的提法,相信在恢復通關之後,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市民會較現在增加,至於具體情況,還要看內地具體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待遇是否能夠吸引他們。

  港澳現代金融+廣東製造業和市場 全面提升灣區産業競爭力

  在産業合作方面,廣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把港澳現代金融、專業服務等優勢與廣東製造業、龐大市場等優勢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灣區的産業競爭力。廣東明確推動港澳現代金融、專業服務業和廣東製造業合作,未來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長期以來,整個港澳現代金融服務業與廣東製造業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周文港引述一項2020年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對港資製造業的調研數據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含港資成分的在營製造業企業數目整體呈平穩上升趨勢。他認為,廣東重視港澳金融服務業對內地製造業的支持,香港方面亦可考慮放寬相關監管要求,讓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中小型乃至初創製造業企業都可以來香港盡快進行上市。

  周文港指出,未來五到十年,香港對內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上市集資功能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大。

  林至穎也認為,香港融資成本相對低,有利於大灣區科企融資上市,促進廣東産業升級發展。他表示,隨着大灣區市場互聯互通的不斷提速,更多廣東企業可借助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拓展全球業務。

  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 高水平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

  報告還提到,系統優化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布局,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高水平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

  林至穎表示,“北部都會區”主要由香港特區政府規劃建設,今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發表的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將預留1000億元港幣,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而“深港口岸經濟帶”則是廣東在深圳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的重要平台,“未來發展可參考前海經驗,設立共同管理機構,逐步推動香港與深圳、廣東的規則銜接、制度對接。”

  周文港認為,發展北部都會區這個重大機遇,不光有助於解決香港市民的居住和發展問題,對於內地民營企業“走出去”以獲得更佳的境外經營和發展環境,尤其是在更佳的融資和國際化平台中發展壯大,都是很有作用的。

  澳門學者:澳粵深度融合探索新實踐

  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舉行期間,不少澳門學者對會議中提及的縱深推進“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持續釋放戰略疊加效應等內容予以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的相關專家,他們圍繞創新、人才培養、地區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回答。

  大灣區發展離不開創新與人才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教授表示,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和創新載體,應當加快推進粵港澳三地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以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高層次深度融合。

  龐川認為,創新始終是大灣區發展的源動力。大灣區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而大灣區的成功與否,在於能否做到“以制度創新突破壁壘,以技術創新引領發展”。如何在粵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下,推進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進而做到“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是巨大的挑戰,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技術創新方面,如何把港澳的科研優勢和科研成果,與廣東的強大製造力相結合,迸發出巨大的技術引領效應,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龐川坦言,廣東省已經在高校建設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但高校建設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效。而香港和澳門的高校,集聚了眾多國際化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平台。促進港澳高校與廣東高校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以及港澳高校與廣東企業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對接,對於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大灣區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創新是大灣區發展的源動力,人才則是創新的源頭。龐川指出,對於大灣區來説,要重視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培養、吸引各類人才,二是如何促進人才在粵港澳之間流動。他建議,以兩個合作區的建設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深度參與,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應該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向全球吸引人才。這當中,可以充分利用港澳的高校、企業等平台,更好地發揮港澳的窗口作用。

  從橫琴着手謀澳門未來五年發展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表示,過去五年國家出台的多項重大政策利好,為廣東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澳門亦齊頭並進,通過粵澳區域協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葉桂平建議,未來五年,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澳門主要可以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建設着手,圍繞“四個新”戰略定位、“四個新”重點任務,聯合廣東健全完善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發展數字經濟,將合作區打造成為灣區建設的前沿,以及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一國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範,協同構建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形成一批新增長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葉桂平也提到,由於“一國兩制”下不同法律體系的差異性,區域之間的合作需要融合,但同時也具備互補優勢,對此,可考慮爭取從國家立法層面,或用好中央賦予的清單式申請授權政策,賦予合作區更大的改革創新自主權,進行一套新的規則創制,抓好合作區條例立法工作,加快民商事規則銜接、職業資格互認、標準對接等各領域進展,以及做好跨境通關分線管理、市場准入、財稅優惠、金融支持、人才集聚、社保體系等政策配套,以“軟硬聯通”促進生産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服務於區域深度融合發展。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葉桂平稱,澳門與珠海可聯動發揮各自優勢,加快探索科創走廊建設合作模式,利用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科創資源落戶,加強産學研合作,相關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則可落地東莞、中山等城市,以“製造”到“智造”等創新驅動來推進整個大灣區的經濟轉型。同時也可以合作區為平台,創新發展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等現代金融産業,豐富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特色金融業態,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撐。

  在葉桂平看來,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澳門可充分發揮政策、區位、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強化雙循環支點作用,持續探索並豐富“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設內涵,努力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地服務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本地經濟多元發展。(來源:羊城晚報)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