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港澳台青年熱議廣東黨代會:聚焦灣區建設、人才培養、文化産業發展

2022年05月26日 17:58:52 來源: 南方網
分享到:

  5月22日,中國共産黨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在廣州開幕。會議舉行期間,港澳台各界人士圍繞大灣區協同發展、産業合作及兩個合作區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其中,不少年輕人評價,“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模式符合粵港優勢互補的實際。

  香港高校有助優化大灣區高端人才庫建設

  提交大會審查的黨代會報告多處提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這將成為廣東招才引智,吸聚高端優質資源要素的重大平台,對於我省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周文港對南方網、今日香港地記者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中,除政策和硬體外,人才培養及配套非常重要。他指出,香港的8間資助大學值得為廣東培養更多應用型強的研究生,為廣東地區的科研成果商品化、國際化,以至科研産業升級作出更大貢獻。

  他説,近年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以及將會陸續落成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大學(深圳),將會成為廣東高等教育上的一張名片,為廣東的服務業升級轉型作出應有貢獻。周文港期望,未來廣東及香港特區應對香港高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分校,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以進一步優化大灣區的高端人才庫建設。

  周文港強調,“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是符合香港和廣東目前優勢互補的實際。他認為,可以探索通過這一模式,將香港目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好好做大,並與廣東製造業及內地龐大市場等優勢結合起來,“實現‘轉化在內地’是必然的事。”周文港説。

  在産業合作方面,周文港引述香港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於2020年發布的《大灣區港資製造業研究報告》稱,近五年大灣區內地城市含港資成份的在營製造業企業數目,整體呈平穩上升趨勢,“可見整個港澳現代金融服務業與廣東製造業長期以來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認為,未來香港的5大商會及內地的11個港人商會,都需要在香港特區政府相關政策局的支持下,加強和廣東相關部門的有效合作,加強粵港澳三地在金融服務和製造業等領域的合作,提升大灣區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讓更多香港青年走出舒適圈拼搏創業

  過去五年,廣東省在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令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吳學明深有感觸。他向記者回憶道,2011年,他在廣州創辦了一間游戲科技公司,充分享受了當地政府推出的創業優惠政策、較低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良好的行業發展氛圍。他説,政府的優惠政策,讓很多像他一樣的香港青年敢於走出舒適圈去拼搏創業。

  吳學明説,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在經濟、人才、政策、科技等領域不斷提升,香港青年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及高水準的發展機遇。他指出,大灣區不斷完善基礎建設,大大促進了人才流動性以及企業的互聯互通,讓青年與灣區的發展不受地域限制。

  “‘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 的創新實施細化了粵港澳分工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三地資源和優勢,大大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創新科技領域的發展進程”,吳學明認為,這種創新合作模式有利吸引香港青年來內地發展,他們既不用完全脫離成長地,又能突破地域界限,到大灣區其他城市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建議,粵港澳三地要繼續攜手促進協同發展,繼續加強要素流動的便利化程度,給予青年更多必要的服務和指引,以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北上”發展。

  展望未來,吳學明希望通過開展內地企業實習培訓、青年社團交流、關愛基層青年等活動,增進港澳青年對國家的認識,開闊自身眼界,建立人脈,感受內地創業氛圍,以更好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

  科技助力灣區經濟開放發展

  圍繞黨代會報告提出的“縱深推進“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澳門青年馮文滔感到振奮。

  過去幾年,澳門青年馮文滔一直在大灣區創業,因為公司的緣故往返廣州和澳門兩地。“從交通上,我就能親身感受到澳門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不斷融合”,馮文滔説,如今從澳門到廣州開車只需要兩小時,通勤時間越來越短,往來也越來越便利。除了高速公路之外,還有高鐵等等,讓澳門和灣區內地聯結越來越密切。此外,通過各種各樣形式的新媒體平台,澳門和內地城市在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大家相互了解相互交融,也更有助於攜手齊心發展大灣區。

  他説,橫琴合作區的建設也給澳門人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澳門始終土地有限,而橫琴合作區則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澳門未來能進一步走向産業多元化。包括橫琴合作區的優惠政策,也給澳門帶來諸多發展機遇。“作為青年人,現在主要在數字貿易等方向上努力,也是想通過科技的手段為橫琴、澳門乃至灣區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馮文滔説。

  澳門作為“雙循環”的交匯點,本身是具有巨大的發展優勢的。馮文滔認為,未來澳門要發揮自身國際化的優勢,幫助國內優質品牌走向世界。而橫琴作為先行合作區,則可以更有效率制定和實施一些監管制度、法律法規,從而助力澳門乃至灣區經濟的開放和發展。

  兩個合作區為港澳青年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我在去年決定以橫琴為基地,深耕文化演出會展行業。”澳門青年梅松林認為,澳門資源空間及産業種類有限,橫琴合作區建設給港澳門青年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及平台。在廣東省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下,橫琴合作區成為澳門青年開拓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全國市場的踏板。

  梅松林説,過去五年,澳門人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融入有了質的改變。很多澳門人將事業及生活重心轉移到了大灣區內地城市,尤其是鄰近的珠海及中山。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橫琴將推行更多適合創業者及工作者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內地及國際知名的企業進駐,港澳青年在此大有可為。

  香港青年李凱榮也對兩個合作區建設充滿期待。他告訴記者,十多年前當來到廣東創業,就是因為粵港文化非常接近,而且都是講粵語,交流上沒有障礙。如今,他感受到交通越來越發達,從香港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坐高鐵非常方便快速;同時生活上也非常便利,用手機就可以做到一切。

  在廣東創業這些年,李凱榮享受到了面向港澳青年的優惠政策,比如創業補貼和人才房。他認為,相對於香港來説,廣東的發展空間會大很多。過去五年來,他幫助過不少香港的青年來內地創業,“我一般會優先推薦他們去前海,在那裏港澳青年開辦銀行賬戶非常方便,創業還能享受政府的各項補貼,基本是零成本就能註冊起步,貸款還能享受優惠”,他希望前海未來能進一步推進産業多元化,帶來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

  推進文化創意産業,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産業也是這次黨代會重點討論的議題之一。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廣東文化産業增加值已連續18年位居全國首列,凸顯了文化産業的潛力和作用。香港青年李曉君對此感受頗深。 她説,近5年來廣東開辦了很多港澳文化的創意活動,並為港澳青年創造了就業創業機會,大灣區也涌現出很多港澳特色的設計、策劃公司,“許多港澳文化企業更重視在內地市場的曝光,也更願意參加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活動。”李曉君説。

  地嶺南文脈不僅為廣東留下厚重的文化寶藏,其包容性也給台灣青年林俊億留下了深刻印象。省黨代會在守護傳承嶺南文脈上作出多項部署安排,引起了他的關注。作為非遺文化的愛好者,近年他致力於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文創視覺産品,讓更多年輕人愛上非遺文化。

  “廣東省過去五年來一直努力塑造與廣東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林俊億堅信,隨着群眾在物質層面的不斷充實,文化産業發展前景廣闊。他説,新的年輕一代是更有愛國情懷、民族情懷、文化自豪感的一代。未來他還將繼續倡導文化原創産品設計與製作,探索優於全球的中國標準,“將我們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傳承到下一代,將我們的民族工藝推廣至全世界。”林俊億説。(南方網 陳晨、張詩雨、李心迪)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