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22年06月17日 16:10:03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重大謀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提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目標。三年多來,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香港創業者陳升正在和幾位香港青年分享在大灣區的創業經驗。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陳升公司所在的深圳前海考察,與包括陳升在內的香港年輕人,談創業、談夢想。

  香港青年 陳升:總書記要離開的時候,他轉過身來跟我們講了一句,就是説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我覺得也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大的鼓勵。我來深圳也已經有差不多8年的時間了。政策利好對我們事業發展都有很大的一個指引的作用。希望把我過去幾年的在內地的這些經驗傳授給更多想來內地發展的年輕的朋友。在大灣區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珠三角9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從深圳前海到珠海橫琴,從雨後春筍般建起的創新創業平台到越織越密的立體交通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全局的長遠謀劃下,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一年後(2018年10月23日),總書記來到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2020年10月,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高度為大灣區發展擘畫藍圖,領航定向。大灣區建設正從美好願景變為生動現實。

  就在上個月,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橋,全面進入上部構造主體工程建設。這一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通車後,深圳到中山的通勤時間將由目前的2小時縮減為30分鐘。從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跨境基礎設施相繼開通,到橫琴口岸、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創新實施“一站式通關”,大灣區城市間聯繫更加緊密,“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駕駛着澳門牌照的車輛,穿行在橫琴的大街小巷,家在澳門,工作在橫琴的梁家熙,每天的“雙城生活”忙碌而充實。

  澳門青年 梁家熙:我現在開單牌車連同過關到公司這邊,就20分鐘。比有些人在澳門工作還要快到達辦公場所。過來(橫琴)工作生活,包括其他一些醫療方面跟內地人是一樣的。我們是非常願意從澳門出發到大灣區任何一個城市去發展、去生活。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規則機制“軟聯通”,從探索科技創新合作到構建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大灣區粵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一大批科技創新項目不斷涌現,大灣區建設展現勃勃生機。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譚岳衡:大灣區的發展對於香港來説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大灣區的“9+2”的城市的融合發展,做到機制上面要銜接,規劃上面要協調。通過大灣區的建設,(香港)可以更好地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位列全球第二位。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大灣區以全國不到1%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12%的經濟總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7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