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揭牌成立將滿三周年。三年以來,圍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發展目標任務,合作區開足馬力、全力以赴,充分銜接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加速打造「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澳琴聯動發展模式。
今年上半年,合作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249.9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1%;實有經營主體超過5.8萬戶,其中,澳資經營主體達6411戶,同比增長11.6%。合作區正逐步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的增長點。
加快打造一個中國「硅谷」
數據顯示,揭牌成立三年,合作區內科研與高端製造經營主體達到1.1萬家,佔橫琴「四新」産業的68.4%;現有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1家,科創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區內如今初具規模的集成電路産業,實際上是「從零起步」。2021年9月,《總體方案》的印發為合作區明確了新産業發展方向,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産業。經過三年的發展,合作區集成電路産業實現「無中生有」,逐漸打造形成芯片設計、研發、製造、測試、終端應用的全産業鏈,如今,陸續引入在合作區實際運營的集成電路企業已超50家。
科創項目加速集結,高端製造向新奔涌。橫琴正與澳門攜手,發力科技研發與高端製造産業,試圖探索打造一個中國的「硅谷」。
如今,橫琴已落成各類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台30家,澳門高校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等多個創新平台相繼入駐。同時,與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粵港澳腦智工程中心開展「三位一體」建設,形成10億神經元類腦超算驗證機、類腦超算芯片及晶圓芯片等一系列科研成果。
琴澳聯手下,創新種子在全島播撒,高能級科創平台加快建成,橫琴「朋友圈」越拓越廣,金融活水持續潤澤。
截至6月底,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近1900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超6400億元,公募基金等資産管理機構資産管理規模達5.2萬億元,主要投向領域涵蓋科技研發、高端製造和生物醫藥等産業,進一步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澳門藥、橫琴造」出圈
在澳門國泰藥房,一款外包裝印着葡萄牙公雞的藥品格外顯眼。這是首個「橫琴生産、澳門監製」的澳門藥品——馬交牌千里追風油,由(澳門)澳邦藥廠有限公司跨境委託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全資子公司粵澳藥業有限公司生産,於去年9月在澳門面向公眾銷售。
今年5月,「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標誌正式發布,當月便有2家澳企共6款産品通過審核獲得標誌使用授權。澳門藥品「馬交牌千里追風油」隨即換上印有系列標誌的新包裝,進一步彰顯「澳門藥、橫琴造」的新身份和高質量。
自合作區成立以來,圍繞助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橫琴加快建設「四新」産業,針對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對症「開方」,啟用「澳門監造」系列標誌,實現「澳門藥、橫琴造」。
在橫琴島西北角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現代化生産車間內,無人生産線不停流轉,一份份中藥材原料被破壁、分離、濃縮、結晶,順着管道形成中藥晶體顆粒。用上「澳門監造」標誌後,這些産品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縱觀合作區中醫藥全産業鏈,從中醫藥械的研發、生産、流通等各個環節,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為核心的産業聚集態勢已初具規模,産業發展生態日趨完善。
據了解,園區建有符合中國內地及歐盟認證標準的GMP中試生産、研發檢測、産業孵化基地等一體化全鏈條的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在園區落地、孵化和轉化。截至6月底,園區註冊企業達200余家,其中註冊澳門企業75家,簽約入駐澳門企業46家,佔入駐企業的38.3%。
今年以來,平台建設再突破。合作區規劃建設琴澳創新産業園,園區用地6月順利競拍,成為合作區成立以來首個出讓的生産型用地,集保健品、食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新興産業為一體。
此外,琴澳創新産業園順利完成土地掛牌出讓,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將聚焦中醫藥、食品、保健品、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領域,全力支持服務澳門品牌加快出圈、工業發展加速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