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高質量發展峰會11月7日在廣東文學館舉行,粵港澳三地文學界代表共聚一堂,為大灣區文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圖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高質量發展峰會現場。廣東省作協供圖
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員相親、語言相通、習俗相似、文化同源,為文化創作與交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自2019年成立以來,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文學界要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香港文學》、澳門筆會等,促進粵港澳三地作家創作交流。同時通過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文學發展論壇、中澳文學論壇等,提升大灣區文學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香港文學》總編輯游江表示,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可以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借助香港和內地眾多院校的翻譯人才,將大灣區的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成不同語種進行國際推廣,推動大灣區文學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大灣區文學成就。
「澳門居民的生活與大灣區緊密相連,現在也有澳門小説家創作大灣區題材小説,描寫大灣區民眾的文化認同、大灣區民眾的共性和特性,讓澳門的文學藝術融入大灣區。我們希望進一步激發澳門作家的創作熱情,通過多種渠道讓作品被更多內地讀者看見。」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説。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在發言中表示,移民題材是大灣區文學不可忽視的特色。粵港澳匯聚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為大灣區的多樣性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