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連港珠澳,虹起伶仃洋。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接線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門接線和珠海澳門口岸,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歷經6年籌備、9年建設,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3日正式開通,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全程參與大橋建設、運營、管理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兼副總工程師王彥林介紹,作為連接三地的橋島隧跨海集群工程,籌備階段在港珠澳大橋中央專責小組的指導下,經粵港澳三地政府商議,技術指標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則,港珠澳大橋採用了120年設計使用壽命。
「圍繞這個120年,項目團隊反覆論證,提前做好5個專用標準——設計標準、施工規範標準、質量驗收標準、運營維護標準和費用標準,然後逐步細化完善。」王彥林説。在前期策劃和準備階段,項目團隊編制了涉及150多個課題的科研規劃綱要,從鋼箱梁、承台墩身到沉管隧道、人工島,從「海底穿針」到「巨龍飛架」,大橋工程最終被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設計施工方案。經過科研論證,團隊幾乎在試驗中預先建設了一座港珠澳大橋,為這項世紀工程擘畫了底稿。
在王彥林看來,創新是港珠澳大橋的靈魂,從前期項目的可研階段到開工建設,創新理念貫穿始終。建設者們堅持以標準化引領技術創新,在建設過程中開展了300多項協同攻關、集成應用的課題研究,形成了海上人工島、深埋沉管隧道、裝配橋梁、120年耐久性、跨境工程建設運營等五大創新技術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形成了適應大橋建設需要的專用技術標準體系。
「作為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在建設過程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突破了多項世界級難題,在管理機制上開創了『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方『協同決策、協調發展、協商解決』的決策體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營運發展部部長張鳴功介紹,大橋建設規模大、要求高、工期緊,倒逼團隊聚焦前沿技術開展研發攻關。在大橋建設中形成的新科技、新方法和新標準,既助力建成了港珠澳大橋這項精品工程,又推動了相關行業的進步。比如在鋼箱梁製造領域,港珠澳大橋建設實現了鋼箱梁從傳統的手工或半自動焊接邁向自動化焊接的飛躍,相關施工單位依託新技術建成了鋼箱梁智能製造基地,如今正在全球範圍內不斷獲得訂單。
今年6月,「港珠澳大橋跨海集群工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曾經的建設群英「重整行裝再出發」,在「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經珠港飛」「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等新議題中再顯身手,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競爭力、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再譜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