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主席將赴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
今年召開的中國共産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習近平主席指出,「這為澳門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勇抓機遇再前行,盛世蓮花別樣紅。
今年9月,澳門協和醫院開業,標誌着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興建的第一家大型公立綜合醫院正式投入運作。10月1日,澳門首座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澳門大橋正式通車,這也是連接澳門半島至氹仔的第四座跨海大橋。12月2日,澳門輕軌橫琴線正式通車,為琴澳兩地居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跨境出行。
壓茬推進的時間表上,標刻着民生改善的進程。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衞生、公共房屋等領域深入落實「共建共享、惠民利民」理念。
2014年12月1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澳門石排灣公屋,親切看望澳門居民。
2014年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來到澳門,專程前往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項目——石排灣公屋,看望這裏的居民。他將這次走訪比喻為「推開了一扇窗戶」,看到了澳門居民安居樂業的溫馨畫面。他説,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安定的喜人成就,更令人感受到澳門「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的和諧氛圍。
2019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再到澳門,習主席的第一個視察行程,同樣是看望澳門居民、了解民生項目。「應該説,澳門這20年的變化最明顯。從你們的聲音裏,我們可以判斷澳門是否繁榮、發展。」在位於黑沙環的政府綜合服務中心,習主席同正在辦理業務的市民親切交談。聽到市民們真誠表達出的幸福感、感恩心,他十分欣慰。
1999年至2023年,澳門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6.9萬美元,就業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由約5000澳門元升至約2萬澳門元。從2007年實行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到2012年完成「萬九公屋」,再到2018年實施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回歸後的澳門大力改善民生,澳門居民安居樂業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澳門街頭一片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
「澳門特區政府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大力進行有關的基建工作,把老百姓照顧好是我們的責任,歷屆特區政府都是這麼做的。這五年按照歷屆特區政府的方針方向,一直保持這一點。」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
「回歸以後,我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我們廣大澳門居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回歸以後給他們帶來的各種權利、各種福利,那種感受是很強烈的。」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也深有同感。
中國式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應有之義。
從空中俯瞰,美麗的澳門半島坐落在萬頃碧波之畔。在其海拔最高處,矗立着一座有160年歷史的東望洋燈塔。登上燈塔遠眺,港珠澳大橋如一條長龍,飛騰在湛藍的海面上。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在同前來出席慶祝活動的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會面時,習近平主席問道:「是坐船過來的嗎?」崔世安回答:「是的,坐船要一個多小時。」習主席説:「等港珠澳大橋修好了,可以縮短到半個小時了。」
不斷縮短的通行時間,拉近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交融。
隨着「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實施,大批港澳居民「北上」探親、度假,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節假日出現車流、客流高峰。
港珠澳大橋口岸、橫琴口岸2024年出入境人次總數雙雙突破2000萬,創下歷史新高。「澳車北上」「深合區效應」帶動珠澳各口岸欣欣向榮。科創企業實踐着「科研在澳門、轉化在橫琴」,澳門居民享受着「居住在澳門、工作在橫琴」的便利,逐步建成「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琴澳聯動發展新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為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最廣闊的平台。
去年5月21日,一顆名為「澳門科學一號」的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
背靠祖國,扎根灣區,一項項制度優勢讓「澳科一號」衛星僅用了4年時間便順利升空,其測量的地球磁場精度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精度。研製團隊正在橫琴設立兩個新的實驗室,用來研究地球模型數據和地球磁場應用。這裏孕育着新的未來。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澳門高校、澳門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習近平主席在給參與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的師生們回信時表示,「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作出新的貢獻。」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回歸祖國後,國家科技部先後批准澳門成立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今,澳門在中藥質量研究、太空科學、健康科學等領域已經有了相當紮實的基礎,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科技創新成為澳門的嶄新名片。
2024年11月21日在澳門金蓮花廣場拍攝的「盛世蓮花」雕塑。
在澳門金蓮花廣場上,一座高6米、重6.5噸的鑄銅貼金雕塑巍然屹立。它名為「盛世蓮花」,是1999年中央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特區的珍貴禮物。
回歸祖國25年來,「盛世蓮花」見證了澳門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服務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南灣湖畔,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大樓已經投入使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也已舉辦6屆部長級會議。2019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專程來到這裏,了解平台建設情況。「中葡平台建設從理念變為現實,從藍圖變為實體。我感到十分高興。」看到來自葡語國家琳瑯滿目的特色商品、規劃中功能齊全的各類專業設施,習近平主席很欣慰。
2024年8月15日拍攝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大樓內的葡語國家産品展示中心。
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
《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等國家重大舉措的陸續出台,賦予澳門一次次發展機遇。
2023年11月1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公布。這是澳門首個全面系統的産業發展規劃,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以「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為依據,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澳門特區「二五」規劃。
今年3月1日,橫琴粵澳深合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實行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注入更強大動能。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岑浩輝認為這是國家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之後,再次賦予澳門的一個全新定位。澳門要發揮優勢,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澳引才,為國聚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連日來,澳門大街小巷精心裝扮,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
南海之濱,濠江潮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勢不可擋,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勇毅前進的力量。
這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澳門篇章,正徐徐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