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為國家航空航天和科研事業作出澳門的新貢獻。」在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可可看來,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這個即將到來的歡慶日子,也成為澳門科技發展的重要節點。
張可可是「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應用與科學系統總設計師。作為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也是國際同行矚目的明星衛星,「澳門科學一號」表現運轉情況遠好於預期,這讓張可可非常欣慰。
這一次中國澳門走在了前列
澳門科技大學的澳科衛星科學與應用數據中心內,大屏幕上顯示着「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實時軌道。「A星、B星所在經度、緯度、高程」「數據接收次數」等參數一目了然。「發射一年多來,衛星飛行正常,目前已繞地球飛行超8000圈,産生超過20TB高精度科學數據。」張可可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澳門科學一號」的名號可是響噹噹。它是全世界第一顆低緯度、低傾角的高精度地球磁場衛星,目前測量的地球磁場精度代表全球最高的精度。張可可表示,該衛星作為澳門一張硬核高科技「金名片」,可望在天文與地球科學交叉領域(深地、深海、深空)結出科研碩果。
「澳門科學一號」採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可提供高精度的地球磁場與空間環境相關資料。「地球磁場的起源及其時空變化是最具前瞻性和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之一。」張可可告訴記者。
「地球磁場就像一把巨大的傘,擋在了太陽與地球中間,擋住了大部分太陽高能帶電粒子,使得地球保留空氣、海洋,故而地球上的生命能夠存在。」張可可形象地介紹,地球的內部構造與性質、外部環境及其與外部空間關係,常常可以通過地球磁場的時空變化來研究,並據此做出相關理解與預報,減少地磁暴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今年發生了多次地磁爆、太陽耀斑事件,「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利用高精度測量,為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這就是『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的重要意義。」張可可自豪地指出,「這一次,咱們中國澳門走在了世界前列。」
澳門與內地合作的成功典範
「澳門科技大學團隊從2005年開始陸續參加了多個國家航天工程項目,如探月工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等。在各方支持下,我們還成立了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可可介紹,這些都為「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從2018年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科技大學共同提出發射建議,到2020年底國家航天局批復衛星工程立項,再到兩地合作研製的結晶順利升空運行,「『澳門科學一號』是『一國兩制』下澳門與內地科技創新合作的成功典範。」張可可對此深有感觸。
「澳門是一個典型的窗口、橋梁。」張可可認為,澳門的地理位置對於開展航空科研具有優勢,便於與內地及西方的科學家同行進行交流。他帶領的就是一個由澳門、內地和國外科研人員共同組成的研發團隊。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每天飛過澳門上空時,澳門科技大學的衛星地面站接收傳輸下來的數據,然後傳送到附近的澳科衛星科學與應用數據中心,處理後變成科學家可用的二級數據並向全世界發布。目前「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已與18個國際著名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研究協議。2023年年底,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專門為「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倫敦舉辦特別討論會。張可可表示,「澳門科學一號」衛星任務的成功實施,顯著提升了澳門在國際航天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澳門科學二號」衛星計劃發射
國際學術平台ScholarGPS今年10月發布了2024年「全球前0.5%頂尖學者榜單」名單,張可可成功入選。業界就此評價説,這展現了其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以及卓越的學術成就、高質量的學術貢獻。
但面對採訪,張可可心心念念的依舊是帶領團隊利用衛星數據建立中國首個獨立自主可控的實時地球磁場模型,為相關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磁場導航、空間環境監測等領域提供數據支撐,「希望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張可可表示,繼「澳門科學一號」之後,「澳門科學二號」衛星計劃於2026年底或2027年初發射。
「澳門科學二號」衛星在科研上的亮點,在於收集的數據會由圓形軌跡的二維提升到橢圓軌跡的三維。張可可解釋説,「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預計在太空有5至10年的壽命。若能在2027年前再發射「澳門科學二號」衛星,4顆衛星同時運作可以組成全球第一個高精度地球磁場立體觀測系統,中國將成為全球地球磁場觀測、研究與應用的中心。
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一千多年前,宋代科學家沈括首次測量了地球磁場的磁偏角;今天,中國高精度地磁衛星星座讓中國重新站到該領域的制高點。張可可借用英國某皇家科學院院士的話説,「火炬又回到了中國人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