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八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第八集:共同命運

來源: 央視          發布時間: 2018-12-18

八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第八集:共同命運

 

    為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拍攝的8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從12月11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該片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全景式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程,以風雲激蕩的感人故事,鋪陳出一部國家民族砥礪奮進的壯麗史詩,深刻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是由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響亮回答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這部政論專題片的播出,必將進一步增強人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信心決心。

 

  【序】

  【解説詞】

  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市中心的亞非大道上,一座乳白色的建築顯得格外美麗而又莊嚴。

  63年前,在這裏召開了第一屆亞非會議,史稱“萬隆會議”,這次會議在中國、印度、緬甸共同倡導的五項原則基礎上,提出了亞非國家處理國際關係十項原則,而由此誕生的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被載入史冊。

  2015年4月22日,在“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之際,“萬隆精神”在這裏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字幕】2015年4月22日 印尼 雅加達 亞非領導人會議

  【同期】習近平

  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亞非人民及其他地區人民。

  【解説詞】

  從凝聚起亞非團結、友誼、合作的共同意志,到唱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主旋律,萬隆的這座乳白色建築,見證着中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決心。

  努力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是中國和中國共産黨人矢志不渝的國際視野和天下情懷。

  今天,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新時代的中國,正站在與世界的命運交匯點上,以巨大的勇氣、巨大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肩負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責任,與世界一道,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推出片名:第八集 共同命運】

  【解説詞】

  2018年5月25日,一個普通的日子。

  這一天,德國總理默克爾旋風般開啟了她第11次的訪華之旅,每次訪華都要造訪一個城市的默克爾,這次選擇了深圳。

  在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這一天,還迎來了全球100多個國家、200多個政黨的數百位嘉賓,他們將實地探訪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成果。

  這一天,數千里之外的北京,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裏,來自非洲、南亞、中亞、中東和拉丁美洲等27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中高級官員及社會團體領袖,正在熱烈地探討中國發展經驗,尋找改變自己國家命運的智慧。

  【同期】一組交流的聲音

  學生:中國的改革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

  林毅夫:你説的對,而且你們需要進行實驗性嘗試。

  【解説詞】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自信、開放而又樂於分享。

  而40年前,中國開放的腳步雖然蹣跚,但已經顯示出擁抱世界的決心。

  1978年1月26日下午,一架專機抵達緬甸首都仰光,這是復出後的鄧小平首次出國訪問。

  在此後的一年半的時間裏,74歲高齡的鄧小平不辭辛苦,先後訪問了八個國家,他用實際行動昭示着中國的大門已經向世界敞開了。

  【同期】鄧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會副會長 龍平平

  小平同志説得很明確,我們現在要實行開放的政策。他説過去我們是關起門來搞建設,很閉塞,消息不通,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那你要縮短這個差距,你就必須去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解説詞】

  1979年6月2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的顯著位置刊發了這樣一條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會議審議。”

  這聽起來讓人有些無法理解,因為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同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 張春生

  我們沒有經驗,那麼就想找一個既讓外國人看得懂,也讓我們簡便易行,這麼一個投資模式。所以就確定了要制定一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只有立了法,他(外國人)才能相信,他覺得你中國這個對外開放是可信的,所以增加了他這個投資的信心。

  【解説詞】

  1979年7月8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開始施行,三年後,允許外國投資被寫入中國的憲法,這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是第一個。

  隨着改革的強力持續推進,中國開放的範圍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從第一家外企到第一個特區,從第一個自貿區到第一個自貿港。

  40年,中國的開放從經濟領域快速拓展到科技、文化、教育、人文等領域,隨後又擴展到軍事、安全等諸多方面。

  【同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 於洪君

  我們的對外開放歸根到底是思想觀念的一次解放,是對於國際關係,對我們同外部世界關係在認識上的一個巨大飛躍。

  【解説詞】

  “狼來了!”,這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社會上曾經流行的一句話。許多人都在擔心,國外企業的大規模進入將給我們的民族産業帶來致命打擊。

  時光斗轉,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7年後的今天,世界發現,中國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世界則因為中國變得更加精彩。

  張向晨,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17年前,他是中國入世談判時的主要成員。

  【同期】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 張向晨

  那時中國人開始接受學習國際規則來做事情,實踐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很強學習能力的民族,在17年的時間裏,我們完成了從多邊貿易體制的適應者到貢獻者的轉變。

  【解説詞】

  這裏,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出發大廳,每天進出境的人數達到了七萬多人,這裏也成為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

  【同期】

  大學教師 張睿:帶領同學們去英國進行交流學習,主要是讓他們到英國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對他們進行一些創新創業的培訓。

  出國游客 何英東:跟我閨蜜還有我妹妹,我們一起出去玩,因為申根簽很方便,見識到不同的人,可以認識一些新的朋友,也都很有意思,我們大家都特別開心。

  赴境外工作人員 王曉東:前幾年的時候,機會可能比較少一些,但這幾年有好多這種機會。然後就是大家相互學習,去那邊也是,把國內一些好的工作經驗,然後就是應用到國外去。

  【解説詞】

  今天,中國越來越融入到了世界,逐步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成長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

  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字幕】2018年4月10日 海南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

  【同期】習近平

  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中國人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

  【解説詞】

  40年,中國化繭成蝶,在改革開放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繁榮和發展。

  這是《財富》雜誌歷年全球500強的排行榜,1989年,中國銀行成為第一家上榜的中國大陸企業,1995年,也只有兩家中國大陸企業登上了這個榜單,但是,在這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裏,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這個數字在快速增長,就在今年,這張榜單裏,中國大陸企業已經佔到了120個席位。

  而這,同樣是《財富》的一張榜單——2018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梳理2017財年數據就能看到,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利潤來源無一不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他們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其中,沃爾瑪在中國市場收入佔到沃爾瑪國際市場收入的10%;蘋果公司,全球營收中佔比超過10%的單一國家市場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本土,另一個就是中國;通用汽車,中國市場連續第六年成為它在海外最大的汽車零售市場;而波音公司:2017年26%的飛機賣給中國。

  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帶給世界發展紅利的同時,與更多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智慧。

  這是英國記者斯蒂夫·本特1984年在埃塞俄比亞拍下的照片,他這樣寫道: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被震驚了。乾枯了的母親和骷髏般的孩子,我們的心靈被撕碎了。

  那時的埃塞俄比亞飽受戰亂、饑荒之苦。

  而這,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度。

  近10年來,埃塞俄比亞充分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開展出口加工、興辦經濟開發區、推出五年計劃。2016年,埃塞俄比亞一舉成為東非第一大經濟體。

  【同期】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市政府貿易局前局長 迪拉莫·奧托雷·弗倫傑

  中國的發展道路給非洲國家以啟迪,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不僅僅是非洲國家,包括埃塞俄比亞,和世界其他地方。

  【同期】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 林毅夫

  埃塞成功以後,很多非洲國家,都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們國家領導人到中國來學習。他們國家領導人也請我去諮詢,像盧旺達,像坦桑尼亞,像肯尼亞了,塞內加爾,加納,貝寧,尼日利亞,他們都有很高的積極性來學習。

  【解説詞】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是在沒有對外掠奪、殖民、沒有戰爭的情況下,依靠合作共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之路,這是一條獨特的的發展道路。

  【同期】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高祖貴

  給了一些想實現發展,又想保持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選擇和參照,開創了新的這種道路制度選擇的空間和選擇的途徑。

  【解説詞】

  6月的南方,雖然酷暑難耐,地處大山深處的湖南十八洞村,卻迎來了一位興趣盎然的外國客人,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

  吸引他來到這裏的,正是這裏的扶貧經驗。短短四年的時間,十八洞村全村人均年收入由1668元上升到10180元,本揚感慨地説:“老撾還有很多貧困人口和家庭,十八洞村的扶貧經驗和做法值得老撾學習借鑒。”

  今天的世界換了一種方式持續收藏中國,藏品不再是古老的瓷器和青銅器,而是先進的技術和理念。

  面對貧富差距擴大、環境污染、經濟增長停滯等共同挑戰,中國正在為全球提供新思路。

  【同期】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 趙磊

  就是要解決全球治理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要通過思想,用理念的方式,來找到痛點,然後去打通痛點。比如我們提到的像新型國際關係,像發展觀,像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價值觀,國際社會分享中國供給的層次是越來越高的。

  【解説詞】

  晝夜星馳、風雲變幻,人類正面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商品、資本、信息、人才在全球範圍高速流動,互聯網、交通網讓世界彼此相通,人類的命運從未如此密切相關。

  這又是一個複雜多變、並不安寧的世界。地區衝突、強權政治、恐怖主義、貧富差距、保護主義等,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數量之多、困擾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

  西方學者甚至驚呼人類正在走進“失序的世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罕見地向世界發出“紅色警報”。

  關鍵時刻、十字路口,有踟躇徬徨,有逆流而動,也有勇毅前行。

  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世界聽到了來自中國的答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字幕】2017年1月18日 瑞士 聯合國日內瓦總部

  【同期】習近平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解説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是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用“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給出的中國方案。

  它不僅為人類社會描繪了美好未來,同時提出了構建這個美好未來的具體的、可操作的路徑——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黃平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的提出,它實際上是從綜合的角度對整個人類未來發展提出的一個綜合方案,它包含了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來處理我們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挑戰,和面向未來,怎麼找到一個有最大公約數的解決之道,也包括各類價值的綜合之道。

  【解説詞】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

  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在這份決議裏,寫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也是這一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

  一個月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又載入了安理會決議;隨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和兩份聯合國安全決議都寫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五次載入聯合國文件,無一不凸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價值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有怎樣的胸襟,就能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2013年3月,剛剛在全國兩會上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開啟了任內首次出訪。此時的莫斯科冰雪還未消融,命運共同體的種子已經開始撒播。

  【字幕】2013年3月 俄羅斯莫斯科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

  【同期】習近平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地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解説詞】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是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向世界傳遞中國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天下情懷,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在古老的東方,群雄逐鹿的年代,一個哲人穿梭於中原各國,游説他的大同理想,他就是孔子。

  馬克思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明確提出:“人的真正本質是人的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繼承了馬克思共同體這一本質,又深深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既有西方的哲學思辨,又有東方哲學的智慧,它是世界性的。

  【同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 副主任 馬建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全球觀,是一種超越了國家、民族、宗教、意識形態的全球觀、世界觀。

  【同期】國際問題專家 中歐論壇創始人 高大偉

  現在我們的世界,有一種分裂的大趨勢,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就是分裂人類的力量,所以説在這個情況之下,提到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很重要的,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團結的力量,是一個和平之道,也是繁榮之道。

  【解説詞】

  瑞士日內瓦萬國宮理事廳天花板上,一幅浮雕畫描繪宇宙中5個巨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象徵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團結與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傳承和創新。

  70多年前,聯合國憲章明確了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核心就是實現人類的和平與發展。

  新中國誕生以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始終在努力踐行着和平與發展的宗旨和原則。

  60多年前,中國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貢獻;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局勢開始出現由對抗轉為對話,由緊張轉為緩和的趨勢。鄧小平同志及時、敏銳地注意到這種重大變化,逐漸形成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重大論斷。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和平國際環境,有力支持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

  隨着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翻開新的一頁。江澤民同志冷靜觀察形勢變化,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把中國外交成功推向新世紀。

  進入21世紀,不同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中國衰退論”“中國崩潰論”甚囂塵上。胡錦濤同志審時度勢,提出了和平發展和構建和諧世界的戰略思想,為打破“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作出了理論和實踐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着眼新時代中國發展的世界坐標,把握中國與世界新的歷史交匯點,確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宗旨與目標,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同期】外交學院院長 秦亞青

  就是要構建一種新型的國際關係,這個國際關係是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同時呢我們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我們一個重要的崇高的願景,我們不僅宣示中國外交的目標和方向,同時也表明我們中國有能力,也有意願和全世界人民一道為我們共同美好的願景而努力奮鬥。

  【解説詞】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輩通過古絲綢之路開始將絲綢、茶葉、瓷器和美好的祝福,送往世界各地,今天,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礎上,傳承了“絲路精神”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眾多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遭遇8.1級強烈地震,通信系統全部中斷,危急時刻,中國國防科工局緊急調度風雲一號、高分二號和實踐九號等多顆陸地觀測衛星,對尼泊爾地震震中、首都加德滿都及其北部進行觀測,編制應急觀測計劃,開通數據應急共享通道。

  【同期】尼泊爾國家山地研究中心主任 巴桑塔 什雷斯塔

  我們與中國的一些機構合作緊密,把各處搜集來的信息進行匯總和梳理,衛星數據、地面數據和民眾提供的信息以及土地、建築等災情的記錄。把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從而支持政府的救援減災工作更好地進行,為政府提供了大量支持。

  【解説詞】

  如今,在這條被譽為“世界上跨度最大和最具潛力的經濟合作帶”上,共享的還不止是中國科技,中國和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願望也正在一點一點變為現實。

  在厄瓜多爾,中國承建的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竣工發電,不僅徹底改變了厄瓜多爾嚴重缺電的歷史,還讓厄瓜多爾由曾經的電力進口國變成電力出口國。

  在希臘,中國企業的到來,讓曾經瀕臨破産的希臘最大的港口,一躍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在英國,中法聯手建設的核電站,成為“一帶一路”上高新技術項目合作的典範。

  2014年11月,連接中國義烏和西班牙馬德里的中歐班列開通,它從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徑七個國家,穿行了1.3萬公里的長途。

  【現場】

  這個多少錢?

  五塊四,帶燈的這個?

  帶燈。

  【解説詞】

  義烏,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180多萬種涵蓋各種門類的小商品,輻射219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中歐班列,中國製造的小商品和各種電子産品被運抵歐洲,而歐洲的紅酒和橄欖油、大型設備,也經由一趟趟中歐班列運往中國。

  歷史竟是如此的相似,這條繁忙的現代物流大通道和兩千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基本重疊,每天穿梭於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鋼鐵駝隊”,讓“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絲路盛況,正以新的形式重現輝煌。

  【同期】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 羅伯托 阿澤維多

  我覺得“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就是國家之間應該更加密切聯繫,不僅中國,很多國家也紛紛認同這一倡議,開始實踐合作,我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很有信心。

  【解説詞】

  大道至簡,實幹為先。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中國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五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60多萬個就業崗位。

  【同期】烏干達中電建項目員工 史蒂芬 圖諾馬傑多

  “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入給烏干達帶來了可喜的變化。烏干達出現了高樓大廈,出現了不少美的建築。

  【同期】贊比亞居民 瑪莎 班達

  自從中國企業來了以後,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比如(建造)水電站,給我們贊比亞提供了充足的電力。

  【同期】老撾居民 阿瓜

  中國企業給了我們很好的工作,也改變了我和我家人的生活,謝謝中國,謝謝“一帶一路”。

  【解説詞】

  從最初國際事務的旁觀者,到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在世界中的角色發生着深刻的改變。

  由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相繼成立,開創發展中國家組建多邊金融機構的先河,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提升發展中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外空、網絡、深海、極地、氣候變化等新領域,中國也開始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正能量。

  【字幕】2015年12月12日 法國巴黎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畫面】法比尤斯敲錘宣布《巴黎協定》通過

  【同期】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 洛朗 法比尤斯

  我收到的反饋都是積極的,我沒有聽到反對的聲音,我宣布《巴黎氣候協定》通過。

  【解説詞】

  2015年12月12日,不僅僅是日曆上的一天,而是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全球氣候行動,國際社會經過艱苦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共識,而這飽含着中國的執着努力和重要貢獻。

  【同期】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 洛朗 法比尤斯

  有一些國家還是有些猶豫。於是我去見與我們共事的中國朋友,他對我説,習主席説了,《巴黎氣候協定》一定要成功,我會幫助你的。一個小時之後,他回來跟我説,那些國家同意了。

  【同期】聯合國前秘書長 潘基文

  我認為習近平主席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當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視野,我們就會呈現世界公民相互合作的局面。

  【解説詞】

  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用一個個扎扎實實的行動,傳遞着與各國以及各國人民休戚與共的決心。

  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召開,媒體敏銳地捕捉到了印度總理莫迪與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 侯賽因寒暄的一幕。

  【同期】人民日報海外版編委 衛庶

  這很好地體現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性,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俄羅斯總統普京看到這一點,有了這樣的表述,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並正式開展工作後,上合組織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組織。

  【字幕】2018年9月 北京

  【解説詞】

  一樣的藍天,一樣的夢想。

  三個月後,50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和非盟委員會主席齊聚北京,作為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中非在過去的歲月裏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

  在這裏,有着一路走來的患難與共、風雨同舟。1976年7月,坦讚鐵路通車,60多名中國援建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坦讚鐵路成為中非友誼的豐碑;

  在這裏,有着大災面前的同心同德、不離不棄。當埃博拉疫情突襲西非時,1200多名醫護人員和專家組成的中國醫療隊向着最危險的地方飛奔;

  在這裏,還有着攜手並進的共同發展、互利共贏。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在非各類投資總額超過1100億美元;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願與非洲人民一道,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築、和諧共生的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範。

  【同期】津巴布韋總統 姆南加古瓦

  對於非洲來講,我們很高興有一位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經濟增長和現代化建設。最終在這種合作下,我希望非洲能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甚至未來能成為發達國家。

  【同期】博茨瓦納總統 馬西西

  中國從未對任何非洲國家進行過殖民,在任何情況下,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分辨朋友敵人,是非對錯。

  【解説詞】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讓世界看到,一個穩定的中國對世界是福音,一個發展的中國對世界是機遇,一個奮發有為的中國,將再次給世界帶來奇蹟。

  進入10月的上海港口分外繁忙,一艘艘滿載着優質商品的船舶,正從世界各地加速向這裏駛來,駛向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作為全球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在世界經貿領域實屬罕見。

  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17家參展企業,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這是中國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次重要舉措。

  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歡迎全世界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共享中國機遇。

  【同期】美國客商 麥歐文

  進博會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精彩,進博會不僅僅是中國的展示,也是全世界各國的大舞台。

  【同期】德國客商 烏韋·尼克拉維茨

  第一屆博覽會辦得這麼好,我當然要來參加第二屆。

  【字幕】2018年11月5日 上海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

  【同期】習近平

  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解説詞】

  當小溪流向江河,小溪便成了河流,當河流流向大海,江河便成了海洋,波瀾壯闊、奔涌澎湃、一往無前。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改革和開放、探索和發展、融合和擁抱、開拓和創新,每一步櫛風沐雨、每一步砥礪前行,一路走來,道路越走越寬。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它不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更為開闢人類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前進方向。

  這是時代的腳步,這是中國的步伐。

  【解説詞】

  從近百年前戰火和貧困中的探索,到69年前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40年前開啟的改革開放,再到十八大以來,闊步邁進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在時代的激流中開闢出了屬於自己的航道,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這是一條在挑戰中不斷淬火的道路,這也是一條在拓展中不斷向前的道路。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人民始終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始終上下求索、銳意進取,始終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深刻彰顯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的精氣神,是歷史前進的大邏輯。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人民極大解放和發展的中國社會生産力,充分顯示的中國力量,為世界積極作出的中國貢獻,深刻印證了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

  在這條道路上,從“不改革死路一條”的大聲疾呼,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錚錚誓言,中國在困頓中踏上改革開放之路,又在接續奮鬥中讓這條偉大的道路不斷向前,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蓬勃生機。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今天的中國,擁有無比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擁有無懼一切挑戰困難的勇氣和底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産黨必將帶領中國人民譜寫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新史詩,為全人類開創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期待的明天!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1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