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16條惠港措施”將鼓勵更多港人到大灣區發展

來源: 中新社          發布時間: 2019-11-14

  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於11月11日至15日在廣州舉行。多位與會的香港青年嘉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最近推出的“16條惠港措施”給港人帶來非常大的便利,將鼓勵更多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16條惠港措施’出來後,我感到非常開心,因為其中有兩條跟我息息相關。”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賢翰説。今年30歲的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來到廣州創業已經一年半,主要從事建築設計。

  “作為一個建築行業的初創企業,資質問題是一個很大門檻,困擾了我們很久。這次惠港政策出台,進一步擴大建築業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擴大港澳建築業專業人士在內地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基本上把這個門檻踢開了,令我們有很大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市場,做更多項目。”陳賢翰説。

  他表示,這次參加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看到各個灣區城市都出台了很多不同的政策扶持港澳青年創業,非常令人感動,也讓他看到了在大灣區發展的光明前景。

  在“16條惠港措施”中,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主席何聞達對試點推出香港居民異地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擴大專業界別資格互認範圍、支持灣區科技創新等內容印象最為深刻,“對香港的幫助都非常有力,也有助於‘一國兩制’進一步成功實施。”

  他指出,香港目前亂局最大的問題是青年人不了解大灣區的機遇,而其實大灣區的發展將給青年人帶來大量機遇,因此必須增進青年對大灣區的了解,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期間舉行的珠三角九市推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港人到內地創業、就業的越來越多,但一開始很不容易,很多生活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住房、醫療、教育等等。”香港陽江青年總會主席莊守堃認為,“16條惠港措施”出台後,香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工作經歷和社保記錄,在內地的港資醫療機構也可以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將推動更多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到內地尋找機遇。

  “‘16條惠港措施’對於鼓勵港人到大灣區發展,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配套。”香港政協青年聯會秘書長張瑞祺到內地發展已有十來年時間,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香港年輕人,她表示,港人到內地就業,最大的關心就是住房、醫療、孩子教育等問題,“16條惠港措施”的出台對他們是一個很大鼓勵。

  她認為,香港一直以來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都比較有優勢,此次惠港措施為香港專業人才提供了更大的機遇平台,讓他們把自己專業知識帶進內地,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又分享到發展的成果。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3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