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科技獎出爐 港校七項目奪殊榮

來源: 大公報          發布時間: 2020-03-26

香港中文大學劉允怡教授(右二)參與的醫學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網絡圖片)

  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之一,隨着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實現財政資金過境撥付港澳項目總額累計超億元(人民幣,下同)等系列措施出台,粵港科技合作成果顯著,在3月25日揭曉的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共179個項目中,香港高校參與的七個項目榜上有名,涉及可用於5G技術的新材料、環境科學、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灣區科創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3月25日在廣州舉行,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2人、自然科學獎24項、技術發明獎14項、科技進步獎135項、科技合作獎4人,合計179項(人)。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在大會上指出,青年科學家獲獎群體引人關注。據介紹,2019年度獲獎項目(人)中,45歲以下的第一完成人有61人,佔比34.1%,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長為廣東省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港中大理大項目獲一等獎

  據介紹,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産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記者瀏覽獲獎名單發現,港澳機構或人員參與的項目分布於多個領域,參與機構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等知名高校。

  其中,由南方醫科大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歷經十餘年研究攻關合作完成的“肝臟腫瘤新型多模圖像診治核心技術、體系構建及其臨床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創新建立了基於肝臟腫瘤新型多模圖像診治核心技術的數字智能化診療體系,實現了肝癌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肝切除術,構建了肝癌早診早治新模式。該技術已在500多家醫院推廣應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劉允怡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進行學術報告,開展學習班,積極推廣本成果。

  香港理工大學的張信義、戴吉岩、陳王麗華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的“鈣鈦礦鐵電材料的介電非線性特性與壓電響應研究及應用”項目成果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據介紹,廣東2019年研發經費支出約3000億元人民幣,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近2.8%,區域創新綜合能力保持中國首位,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中國首位。其中,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合作穩步推進,包括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獲批實施先行先試政策,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推動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向港澳開放,啟動建設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53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