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港澳同胞勠力同心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20-05-15

2月初,4位港澳青年在廣州緊急搭建口罩生産線,助力疫情防控。圖為工作人員在檢查口罩質量。(中新社 陳驥旻 攝)

香港青年李興龍參與發明的機器人,在中關村智造大街巡邏喊話。(閻彤 攝)

  5月,廣東,深圳灣口岸。

  往返深港兩地的貨車司機經過這裏,都要下車通關,接受核酸檢測。信息登記、掛號、繳費、標本採集……口岸現場宛若一個“小型門診”。參與這項工作的醫護人員來自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從4月中旬開始,他們身穿防護服、手持專業設備,在深圳灣口岸悉心工作。

  港大深圳醫院為戰疫所做的努力遠不止這些。從今年春節開始,它成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醫院近20名香港醫護人員放棄春節休假,與當地的同事一起抗疫,做“24小時的深圳人”。

  疫情發生以來,不論身處內地、港澳還是海外,不論從事哪個行業,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港澳同胞都積極參與、助力內地的戰疫行動,與內地同胞攜手並肩,風雨同舟。

 

  迎難而上 做“最美逆行者”

  5月,湖北,武漢亞心總醫院。與當地其他醫院一樣,這家港資醫院現已全面恢復正常診療,院內秩序井井有條。就在幾個月前,這裏發生的一切,驚心動魄、刻骨銘心。

  從1月6日開設發熱門診起,武漢亞心總醫院在醫院董事長、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會長謝俊明的帶領下,艱苦抗疫兩個多月。這家港資醫院主動讓出全部近400張床位,接診發熱患者數千人次。

  “面對疫情,香港同胞與武漢人民攜手同心、並肩作戰,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對這一做法表示讚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無數像謝俊明這樣的港澳同胞,始終與內地同胞手牽手、心連心,盡己所能,同心戰疫。

  “穿上白大褂,就不再有任何恐懼!”從3月16日輾轉返回武漢後,作為“澳門女兒、武漢媳婦”的麻醉師蘇娃婷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的工作。“每次插管留給麻醉醫生的時間只有15秒,所以動作要快、準、狠。病人在生死邊緣的時候,麻醉醫生要幫他們爭取時間搶救生命。”在她眼裏,救死扶傷本就是醫生的天職,而武漢人本就是她的“婆家人”,更需要自己的悉心照護。

  逆行出征的,也不唯白衣戰士。

  “來,這是我們從海外採購的2萬隻口罩,請點收!”2月4日中午,在浙江溫州泰順縣的高速公路出口,香港同胞楊偉光將滿滿一後備箱的口罩轉交給該縣政府工作人員。此時的他很疲憊,但眼神充滿堅定。

  千里走單騎!這是楊偉光的逆行方式。為了緩解疫情嚴重地區口罩短缺的狀況,他從香港駕車到深圳,再從深圳連夜開車18個小時到浙江,把籌措的口罩送到了目的地。一路上他沒吃熱飯,沒帶厚衣服,睏了就在高速服務區打個盹,甚至在有些路段,他還要和當地有關部門溝通後,手動搬挪路障通行。一路坎坷,他從未想過放棄。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為了讓抗疫物資更早抵達內地,來自澳門的陳少雄通過自駕方式跨境運送,通過港珠澳大橋的邊檢站通關。1300多只口罩、300余件醫用防護服,醫用鞋套、消毒水、電子體溫計……這些防疫物資是他委託國外多位朋友,通過積少成多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採購的。

  為了儘早將防疫用品分發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當從國外購買的N95口罩被運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時,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的工作人員深夜趕到機場提貨。

  “大災面前,只要我們中國人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共渡難關!” 陳少雄感慨地説。

  守望相助 不斷捐款籌物

  “勤洗手、戴口罩、多鍛煉、常通風……”5月,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一台頭頂免洗洗手液、四處溜達喊話的巡邏機器人引人注目。這款機器人除了能夠無接觸配送、循環播報防疫信息外,前置攝像頭還可檢測行人,提示公共場合未戴口罩的人注意自我防護與公共衞生安全。參與發明機器人的,則是在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李興龍。“疫情發生後,我們也想出一份力,公司1月下旬就開始復工復産,研究算法為機器人加上消毒、口罩檢測、防疫播報等功能,並為已售出機器人免費升級。”李興龍説,移動機器人可肩負更多職責,為抗疫出力,他們還為中關村智造大街捐贈了兩台機器人。

  區景泰也是香港人,他創辦的東升農場是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之一。得知疫情影響武漢的蔬菜供應,農場在除夕當天緊急召回了正在休假的員工,高薪聘用了臨時工人,全力投入蔬菜生産加工。“蔬菜成本漲三成、工人工資加五成,工人防護也要做好……不過放心,我們絕對不會漲價。”區景泰表示,在危難時刻有責任挺身而出,至少要讓武漢市民吃到平價新鮮蔬菜。

  挺身而出的,還有無數港澳同胞、企業和社團機構。

  “一線防護物資緊缺!”一條來自家鄉的求助信息,讓澳門郴州聯誼會名譽會長朱俊誠十分焦急。儘管當時是春節假期,他還是決定立刻赴泰國採購防疫物資。很快,他就向湖南省郴州市疾控中心捐贈了防護口罩360隻、防護服349套、手套1000雙。此後,他又和同伴靠“人肉”從各地背回不少急需的防護物資。“只要能採購到有效的防護用品,再難再麻煩我們也願意!”

  香港湖北社團總會為家鄉捐款1634萬港元,籌集物資總額超過950萬港元;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向江西等地捐款2200多萬港元,防護口罩39萬多個;在京香港同胞向所在企業協調出多台運輸機器人,捐贈給北京抗疫一線使用……

  港澳各大企業也紛紛伸出援手,捐款籌物,各盡其能。

  世茂集團在第一時間捐出3000萬港元及一批防疫口罩,用於武漢及周邊地區的疫情防控;香港恒基兆業地産集團宣布設立“抗疫基金”,除了向武漢醫護人員定向捐助1億港元,集團聯席主席李家傑和李家誠還以家族名義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恒隆地産集團宣布撥款1000萬元人民幣支援抗疫,並在旗下內地商場施行3周租金減半政策,以緩解租戶因疫情帶來的營運壓力;新世界發展集團、太古集團、英皇集團、澳門美高梅中國等企業也紛紛宣布捐贈千萬元款項或物資,全力支持全國的抗疫防控工作。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香港太興食品集團旗下位於廣東東莞的永富食品加工公司迎來復工。復工第二天,集團就宣布在東莞增資9000萬港元,用於擴大生産,並同步加速零售市場的研發投入。

  港企東亞銀行(中國)北京分行早於2月10日逐步恢復營業。東亞銀行(中國)華北區區長陳智仁説,相信疫情終將過去,我們對在北京發展很有信心,將繼續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支持首都實體經濟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的內地港澳企業已復工復産,他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內地發展的信心和期望。

  攜手抗疫 愛絕不會隔離

  “我想看到春暖花開,我想看到我們中國人意氣風發,大步向前!”香港影星成龍寫下了自己的祈願,也説出了全國同胞的共同心聲。

  春暖花開,櫻花綻放。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4月8日,歷時76天,武漢市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正式“重啟”。

  在澳門,“藝暖人心 ‘梅’開‘蓮’笑”活動正在同期舉行。市民以藝術為媒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2000多幅作品為湖北同胞送去濠江之畔的美好祝願。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位援鄂護士在出征前向她的孩子保證,媽媽一定平安回來。”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業餘藝苑會長阮毓明用傳統書畫描繪了這一幕感人場景。醫護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心生敬佩,他希望大家和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即使疫情防控已見成效也不掉以輕心,一起取得最終的勝利。

  血脈情深,風雨無阻!

  2月13日中午,香港尖沙咀天星碼頭,一場為武漢同胞加油打氣的快閃在大雨中舉行。

  “中國人,一家人!香港青年同胞為您打氣!”“香港青年抗疫連線”志願者和許多市民舉起宣傳牌,齊聲高喊:“武漢朋友們,你們從不孤單”“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陳偉文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他希望這次快閃活動能夠激勵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關心、支持內地同胞,“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早日戰勝疫情。”

  看到連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無畏無懼、用生命保護人民,香港青年團體“就是敢言”自發錄製短片,向前線醫護人員致敬。“就是敢言”副主席高松傑説:“拍攝視頻就是要為內地的同胞加油打氣,尤其是‘白衣天使’們。我們要把正能量傳遞出去。”另一位副主席吳志隆説:“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相信政府,越要相信我們自己。”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就是敢言”執行主席陳曉鋒表示,為了阻止疫情擴散,武漢市民做出了很大犧牲。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我們也會一直守在這裏,與內地同胞共抗疫情,一起用愛祝福武漢。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61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