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牽頭、粵港澳攜手 共建科研新“舞台”

來源: 大灣區之聲微信號          發布時間: 2021-02-23

  粵港澳聯手共建科研新“舞台”

  2019年年底,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正式授牌,實驗室布局分別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環境科技等重點領域,建設期為3年。

  在這10家聯合實驗室裏,有一家由我們熟知的鐘南山院士牽頭成立——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該聯合實驗室依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香港科技大學、金域醫學、澳門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共同建設。

  大灣區地處熱帶、亞熱帶,傳染病容易爆發流行。另外大灣區和國外經濟聯繫緊密,也有更多的人員來往,容易造成輸入性的傳染病。“我們建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就是為了應對這些傳染病對大灣區的一個危險。”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教授趙金存説。

  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的人員,其實來自於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鐘南山院士團隊專門做呼吸系統重大傳染病科研工作的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際上,粵港澳三方在呼吸系統傳染病方面的合作由來已久,自2003年SARS病毒肆虐開始,三方之間就有非常好的溝通和協作,包括日常的人員來往、學術交流、學生聯合培養,以及科研項目的聯合申報等。

  在良好的合作背景下,加上政府有關層面提供的各項幫助,粵港澳三方的科研力量在聯合實驗室這一全新“舞台”上,展開了新的合作。

  新冠病毒肆虐 粵港澳合力進行科研攻關

  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正趕上春節臨近,在深圳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趙金存整個研究團隊已有預感接下來需要迎接艱巨的挑戰,他要求所有人員大年初四之前必須全部到崗,準備迎戰。

  而趙金存的學生、廣州醫科大學在讀博士朱愛如則直接放棄了回家過年,選擇在春節期間留守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的科研攻關工作。

  朱愛如回憶説,去年春節疫情期間,自己在“P2+”實驗室裏對從醫院採集到的確診患者樣本進行分析研究,同時也像“管家”一樣,負責與外部的日常聯絡、匯報等繁重工作。“當時我們在檢測患者血漿裏面的特異性抗體和特異性T細胞應答情況的時候,香港也出現了感染患者。”朱愛如説。

  疫情發展速度快得驚人,短時間內,全球各地都相繼報告了確診患者,這時候在對於新冠病毒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任何一些細微的進展,都是全人類在至暗時刻極度渴求的曙光。而聯合實驗室在當時扮演了這個角色。

  “疫情期間,我們在進行一個新冠患者的血清學研究,當時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一些困擾,就主動地和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所進行了學術研討,通過一些科研合作解決了這些技術難題,也成功地使我們這個研究發表在國際影響力非常大的一個雜誌上。”趙金存説,這次的研究不但闡明了輕症和重症的新冠患者産生抗體的規律和區別,也為指導後期的臨床救治,包括檢測診斷提供了支撐和參考。

  而這僅僅只是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助力抗擊疫情的一個縮影。據廣東省科技廳介紹,在新冠疫情期間,多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為支撐打贏疫情阻擊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除了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以外,粵港新發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粵港澳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聯合實驗室、粵港澳離散製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等單位紛紛在病毒溯源、醫療垃圾處理、醫療設備研製等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所主任羅伯特·布魯佐內介紹,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的成員單位之間各有優勢、技術互補,科研人員也樂於合作進行科研,如今大灣區提供了更優質的科研土壤,彼此之間的合作也會更有效率,希望産出更多最頂級的科研成果。

  粵港澳三地的科研合作越來越緊密,與政策的引導密不可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兩周年以來,為落實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粵港澳三方通過創新形式、創新系統、創新平台進行科研領域的創新合作,取得豐富成果。

  展望下一階段,伴隨“十四五”開局,粵港澳三方仍將持續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推動科技創新水平再上新台階,讓科技發展為灣區升級帶來更強勁的支撐作用。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3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