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王惠貞:落實“愛國者治港”要堵住香港選舉制度漏洞

來源: 羊城晚報          發布時間: 2021-03-05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王惠貞(通訊員供圖)

  “我認為香港選舉制度有很多漏洞”“建議內地對已接種疫苗的香港人士,可以免除或減少隔離時間”“香港年輕人的問題關鍵出在教育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王惠貞3日接受羊城晚報專訪時説。

  在她看來,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需要堵住香港選舉制度上的漏洞;幫助香港部分年輕人轉變觀念,多到內地看看、多了解內地發展是重要途徑。

  談“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羊城晚報:“愛國者治港”最近在香港討論得很熱烈。

  王惠貞:我覺得“愛國者治港”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打個比方,一個人上大學唸書,如果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能念好書嗎?肯定念不好。一個人喜歡藝術,卻讓他去做工科的工作,他也是很難做得好,因為他的心沒在裏面。同樣,治理香港,如果不愛國家、不愛香港,能做得好嗎?他的心會在裏面嗎?所以,“愛國者治港”是個基本原則,只要不符合這個條件,其他的都不用説了。

  其實,要求治理者愛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做的。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愛中國,怎麼能治理好香港,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前不久重申“愛國者治港”這一原則,這非常必要也很及時。我們希望多做宣傳,讓廣大香港市民能夠明白“愛國者治港”的必要性。這就像我們打球一樣,要把規則講清楚,才不至於給人有走灰色地帶的遐想。

  羊城晚報:“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宣傳過去是不是做得不太夠?

  王惠貞:香港回歸初期,確實很多時候沒有清清楚楚地讓香港人明白“一國兩制”真正的含義,“一國”是前提,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這幾年,“一國兩制”的重要性得到多方闡述。事實證明,香港回歸以來20多年的發展,證明了“一國兩制”是對香港最有利的制度安排。

  “愛國者治港”的道理也應該跟香港廣大市民講清楚。你看,最近幾年香港立法會裏吵吵鬧鬧,就是由於有一撥別有用心的反對派,他們想顛覆香港,於是利用立法會的職位在裏邊大搞破壞,導致很多涉及香港民生的事務根本沒辦法推進、沒辦法討論。

  所以,我覺得“愛國者治港”這個治港的底線要講清楚,而落實“愛國者治港”這個原則,需要盡快把選舉制度漏洞給堵塞住。

  羊城晚報:在您看來,香港有哪些選舉制度上的漏洞?

  王惠貞:首先,在香港的選舉委員會中,區議員佔的位置非常多、佔的比例非常大。區議會的性質,坦白説,有點像內地的街道辦,負責平常的一些社區事務。從政府治理的角度來説,區議員的參與度比較少,主要的功能是服務社區,所以我覺得區議員在選舉委員會中的比例分配不太合理。

  其次,香港立法會的參選人只需要5個人提名。我認為應該對提名的人數、資格作出要求,這樣的話,參選人就會有一定的代表性。

  另外,立法會那邊也存在問題。反對派急着鑽進立法會之後,動不動就“拉布”,動不動就出來吵鬧。反對派拿着薪水卻幹着搗亂破壞的事情,違背了“愛國者治港”的精神。只有建制派在認認真真做事,但當有些政策要推進的時候,反對派議員就不出席或者“拉布”讓建制派沒法進行下去,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需要從選舉制度上完善。

  談提案建議:已打疫苗的港人入內地,建議免隔離或縮減隔離時間

  羊城晚報:您今年準備提哪些提案建議?

  王惠貞:這次我準備提三個提案,其中一個是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提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大灣區內需要發揮各自優勢,更好地融合發展。而建設現代化強國,科技是很重要的支撐。科技發展是一個國家作為強國的基本條件,因而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很有必要,於是我在這方面提了建議。

  河套區是深圳和香港聯合發展的科技園,我建議在河套區成立國際認證中心,內地有關部門對認證中心批准的産品也予以認可。此外我建議發揮內地國有企業的優勢,利用河套區發展高科技産業,建議增加內地國有企業在香港的布局,擴大本地就業,吸引全球優秀人才,這對於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另一個提案是建議香港和內地能夠盡快通關。新冠肺炎肆虐至今超過一年,對經濟及社會都帶來了嚴重影響,對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模式也帶來了明顯的變化。香港經濟要想復蘇,必須盡快恢復交流,香港和內地應早日通關。目前內地城市對香港人入境都要進行隔離,這令很多需要到內地工作或探親的港人望而卻步,許多經濟合作也大受影響,一些家庭分離兩地多月,所以我建議對於已接種疫苗的香港人士進入內地,內地可以免除或減少隔離時間,以便讓更多港人能夠方便去到內地。另外,我們也要探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下的生活、工作模式,需要總結過去一年裏的經驗,積極研究新常態下新的生活及工作模式,以備疫情反覆、反彈時,可以跟平常一樣生活、工作,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羊城晚報:目前香港在抗擊疫情方面面臨哪些困難?

  王惠貞:香港在第一波疫情出來之後,控制得蠻好。後來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出現,主要是海外人士進入香港的這道“關卡”沒能控制好。所以,我認為,對那些從海外回來的人一定要嚴格、徹底地執行隔離措施,不然的話,抗擊疫情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前功盡棄。所幸的是,香港特區政府現在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已經在採取一些措施。

  可喜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的疫苗也到了香港,我們面對的困難是,如何才能儘早地讓願意打疫苗的人接種疫苗,這樣才能盡快恢復市民生活。

  談香港年輕人:教育上出了問題,香港年輕人要正視內地

  羊城晚報:最近十多年,您非常多地關注香港青年人的未來。近幾年香港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少年輕人參與其中。在您看來,香港部分年輕人為什麼會迷失?怎樣才能讓這些香港年輕人回歸正軌?

  王惠貞:香港部分年輕人的問題,關鍵出在香港的教育上。香港回歸以來,在愛國教育這塊一直做得比較少或者説不到位。我們很多小孩子被不少老師影響了,老師們可以有個人不同的理念,但不能將個人理念強行加塞給孩子們。

  要把這股風氣改過來,有兩個工作要做:第一,要嚴格要求老師,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們,最起碼要公正、客觀地教育孩子們,幫助孩子們樹立正面思維,讓他們積極陽光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看待未來。第二,要打開香港年輕人的心,讓他們去觀察、分析內地,而不是盲目地去聽信別人怎麼説。我們要多建立一些機會、渠道,讓香港的青少年能夠去到內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而不是聽信別人怎麼講。

  羊城晚報:您曾建議給香港青年考內地公務員的機會,這也是給香港青年一條新的出路?

  王惠貞:對,那是因為我覺得香港的很多年輕人不了解內地。我以前幫不少大學生做學習計劃,讓他們親身感受內地的發展,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內地。我曾經是寫了這個建議,希望能夠給香港年輕人考內地公務員的機會,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內地的渠道。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可能需要耗費未來十年、數十年的時間幫他們回歸正軌,而正確認識、看待內地的發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5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