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廣泛聽取意見 細化完善選舉制度

來源: 大公報          發布時間: 2021-03-16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種優良的工作方法,體現了領導和群眾相結合,讓決策更「接地氣」。全國人大決定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中央有關部門一連三日在香港舉辦數十場座談會,充分展示中央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尊重特區政府、傾聽社會各界人士意見的誠意。香港社會各界積極建言獻策,暢所欲言,有關建議定能體現在有關立法條文之中。

  為了建立一套符合香港實際情況、體現均衡參與、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制度,中央有關部門已多次聽取特區政府、法律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為全國人大3月11日以高票通過有關決定奠定堅實基礎。

  這一次,全國人大法工委、基本法委員會、港澳辦、中聯辦等多個涉港部門在香港舉辦座談、訪談會60多場,直接訪談一千多人,為的是進一步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正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指出,落實全國人大有關決定,是中央有關部門、香港特區政府和立法機關以及香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

  香港民意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其一是強烈要求取消區議會在立法會及特首選委會的席位。區議會是地區組織,並非政權架構的一部分,本來就不應該在立法會及特首選舉中扮演角色;從實際情況看,近年區議會荒腔走板,淪為攬炒平台,烏煙瘴氣,更不應該染指特區管治權。讓區議會回歸本來的角色與定位,正本清源,符合基本法的原意。

  就全國人大決定賦權選舉委員會選舉産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香港民意積極支持,認為不僅必要,而且合理。首先,選委會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可超越個別地區、界別和團體的利益局限,增加民主成色,使立法會更好地代表社會各界的利益;其次,選委會負責選舉産生特首及相當比例的立法會議員,令特首及立法會的選民基礎趨同,有利於處理行政與立法的關係,維護行政主導體制;最後,可以有效地防止立法會被「港獨」激進分離勢力騎劫或操控,杜絕「拉布」及製造流會等亂象,有效維護國家及香港根本利益。

  以重構選委會為核心,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擴大選委會的代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選委會由現時的1200人增至1500人,界別由4個增至5個,更能體現社會各界均衡參與。相應的,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門檻提高至188人,且須從5大界別中各取至少15個提名,這意味着特首候選人必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才能入閘參選,有助增加其當選後的民意認受性,方便施政,亦為朝向基本法規定普選特首的目標邁出一步。

  説到底,無論是為香港製定國安法,還是完善選舉制度,中央的出發點及落腳點都是為了確保「一國兩制」行得穩走得遠,維護香港的長治久安及繁榮穩定,維護港人的根本利益。今次的大型座談、訪談會,正是發揚民主精神的重要體現。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6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