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核心是回歸而不是獨立,「一國兩制」來自於中央的高度授權。香港的政治地位決定了「一國兩制」的政治底線
◇全世界每個國家,甚至在一個國家裡面的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選舉制度,都是適應當地社會的需要,尤其是適應歷史發展形成的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就是要確保「愛國者治港」,確保選出來的行政長官、立法會議員都必須是愛國者
◇在「一國兩制」安排下,香港對於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可以貢獻很大力量,這個力量比很多香港人,也比很多內地朋友認知的更大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産生辦法作出系統性修訂,受到廣泛關注,也不出意料地受到西方政客的歪曲和攻擊。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近日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説,要向國際社會講清楚基本道理,香港的政治地位決定了「一國兩制」的政治底線。全世界的選舉制度都是適應當地社會需要,尤其是適應歷史發展形成的。
「香港回歸不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
而是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
《瞭望》:無論是西方,還是香港社會部分人,對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有很多非議和攻擊,您怎麼看待這些非議?
梁振英:道理都在我們這邊。面對西方的輿論壓力,宣傳工作確實是關鍵。我們要把道理説清楚,比如説一些很基礎性的道理,香港是不是像新加坡那樣脫離英國統治的?香港是不是應該等同新加坡或等同印度?
其實不是。香港的核心是回歸而不是獨立,「一國兩制」來自於中央的高度授權。因為香港沒有在1997年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香港回歸祖國,是中國和英國通過談判和平收回香港,並通過基本法授權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裏的關鍵是權力來自中央,並不來自香港本地。
香港民主的底線是什麼?不管是協商或者是選舉委員會選舉産生行政長官候選人,或者是將來有一天我們一人一票普選産生行政長官候選人,都必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香港反對派近年來的做法就是要把香港變成一個政治實體,把中央撇在一邊,這是不能允許的。
所以要反覆講,香港回歸不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而是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政治地位,決定了政治方面應該有或者應該沒有的一些功能作用。這些問題都是很基礎性的問題,應該多向國際社會説明。這是我希望跟香港社會一起去做的一項工作。
「不管選舉制度是什麼,都必須服從一個國家的原則」
《瞭望》:「一國兩制」下香港選舉制度有哪些自己的特點,香港基本法對香港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您如何看待香港近年來出現的一些不正常現象?
梁振英:坦率地説,近年來出現的政治亂象違背了香港特區基本法制定的初衷,不符合香港主流民意。
1988年到1990年,我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曾主持了香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長時間的諮詢工作,巨細無遺地在香港社會聽取各方面、各階層的意見。當時的意見很清楚,就是説香港回歸後,不要搞政治。香港不是一個政治社會,是經濟社會。在香港這個地方搞政治會很複雜,香港是在中西夾縫當中,搞選舉的話,不同勢力爭鬥的不僅僅是香港內部問題。
正是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歷史背景、主流民意,決定了香港選舉制度有他自身的特點。
香港選舉制度一直是比較獨特的,比如説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全世界每個國家,甚至在一個國家裡面的不同地方、不同的組成部分都有不同的選舉制度,都是適應當地社會的需要,尤其是適應歷史發展形成的。
《瞭望》:近年來,反對派利用選舉制度,實施了大量亂港行為和活動。您如何看待香港現行選舉制度存在的漏洞和風險問題?
梁振英:香港過去的選舉制度,沒有考慮到在社會上有一些不愛國分子會利用選舉制度漏洞進入我們管治班子,然後做出一些不利於國家、不利於香港的行為。現有選舉制度的漏洞,不僅是我們看到了,反對派也看到了。所以他們在2019年的時候提出「35+計劃」(在立法會70個議席中,達到超過一半的席位),利用這個搞「攬炒」(同歸於盡),並以此要挾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
我要強調,不管選舉制度是什麼,必須服從一個國家的原則,不能造成任何威脅到「一國」和衝擊「一國」底線的選舉結果。任何一個地方,包括香港的選舉制度,都必須是為國家的利益服務。在大的原則底下,我們要考慮哪一種選舉方式最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從當前來説,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就是要確保「愛國者治港」,確保選出來的行政長官、立法會議員都必須是愛國者。這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的基本要求。
「我對香港政治穩定後的發展充滿信心」
《瞭望》:隨着香港選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隨着「愛國者治港」原則的進一步落實,香港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您對香港發展前景有何展望?
梁振英:在「一國兩制」安排下,香港對於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可以貢獻很大力量,這個力量比很多香港人,也比很多內地朋友認知的更大。過去幾年我給自己的一個任務就是在香港和內地當「超級聯繫人」,到處跑,把兩地最新發展情況、最新發展機遇介紹給大家。
比如,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支持香港鞏固與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但很多朋友對這三個國際中心的具體內涵不完全清楚,對香港發展這三個國際中心的最新進度更不知道。
比如,香港發展國際航運中心,不僅是建設機場、碼頭,我們是要發展國際航運高端服務中心,不是在碼頭上幹活,而是坐在辦公室裏面做國際航運服務。像飛機融資、飛機租賃就做得很不錯。我們國家現在是航空大國,每年需要幾百架大飛機,這個錢哪來?香港是金融中心,國際資本很充裕,借貸成本比較低,這就可以為我們國家的飛機生産商、航空公司提供金融服務,再帶上航運方面的服務。
再比如港口服務,現在以船舶噸數計我們國家是全世界第四。船舶的註冊登記、買賣、租賃、保險、融資等活動所需要的法律服務,是香港的優勢。這些國際中心的內涵,我們要不斷去宣傳。
我對香港政治穩定後的發展充滿信心。只要我們秉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堅守「愛國者治港」,根據基本法好好全面落實「一國兩制」,香港可以在各個方面繼續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