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百年奮進 大灣區征程再起

來源: 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 2021-07-02

  數日前,一聲“開工”令下,汽笛鳴響,鉤機揮舞,在廣東省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灣區半導體産業園7個項目開工,總投資531億元,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産業核心集聚區。

  創新引領,灣區崛起。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迎來四週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成為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正向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加速前行。

  珠江水奔流不息,伶仃洋浩浩蕩蕩。粵港澳三地見證了國家民族百年沉浮,也經歷了中國共産黨引領全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奮鬥歷程。如今正全力以赴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百年奮進

  在大灣區行走,細數這片土地歷經革命洗禮的紅色印記:工農運動從海豐縣出發,省港大罷工聯動粵港兩地,中央紅色交通線途經香港、汕頭……

  在這裏,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走過崢嶸歲月:中央紅軍通過萬里征途的第一站,東江縱隊開闢華南敵後抗日戰場,海陸豐等革命根據地見證一代英雄熱血。

  走進惠州東湖旅店——保持至今的民國風格建築讓人仿佛回到20世紀40年代。彼時,香港淪陷,日軍嚴密封鎖並搜捕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一場中國共産黨組織的秘密大營救以香港為起點展開。

  東湖旅店作為重要的“秘密交通站”,茅盾等100多位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曾在此輾轉,而後沿江而上安全撤離。四年前,香港導演許鞍華執導的電影《明月幾時有》上映,記錄了這段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故事。

  歷史上,香港的命運一直同祖國緊密相連。如著名香港史專家、香港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教授所言:“中共建黨百年,每個發展階段亦都和香港有所關聯。”

  澳門亦如是。在這片3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0多座博物館,記錄着與祖國命運休戚與共的不凡歷史。

  夜幕之下航拍,粵港澳大灣區燈火璀璨,凝結了一代又一代大灣區人的奮鬥心血。

  1979年,蛇口工業區響起“改革開放第一炮”,如今,“春天的故事”已步入新的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創造經濟奇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鬥。

  “踏出這自我風采的路,以百年熱血深耕國土。”在原創歌曲《百年之路》中,香港青年歌手丁政凱如是寫道。“我覺得我有這樣的使命,通過音樂創作,讓更多香港青年了解祖國的發展環境,也希望內地的朋友知道,香港有很多愛國愛港的青年。”丁政凱説。

  創新氣象

  放眼全球,那些地理位置優越的濱海灣區,已從地理概念嬗變為經濟實體,不斷吸引着人口、産業、信息、資金等資源加速集聚。

  將目光聚焦珠江三角洲,5.6萬平方公里,8000萬人口,超11萬億元的經濟總量,香港、澳門和廣東珠三角九市,共同組成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即為粵港澳大灣區。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心、關注、關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7年7月1日,總書記在香港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2019年2月,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中央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指出要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殷殷囑託,催人奮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粵港澳攜手全力推進大灣區建設,三地處處掀起建設熱潮,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灣區建設,互聯互通先行。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建成通車,深中通道、黃茅海大橋等加快建設,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香港機場等世界級機場群展翼騰飛,“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人民幣成為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魅力灣區釋放澎湃活力。

  灣區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等先期啟動區全面提速,南沙科學城聯動協同發展區加快建設,創新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行動方案出台實施,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全面落地,創新人才紛至沓來。

  灣區建設,改革開放引領。出台《個人破産條例》,實施營商環境改革20條,與國際接軌推行項目攻關“懸賞制”、項目評審“主審制”、項目經費“包乾制”,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跑出“加速度”。前海、橫琴、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合作重點平台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參與國際合作邁上新台階。

  在經濟學家、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看來,灣區經濟正成為當前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活力和潛力。

  謀定未來

  每日清晨,實習律師張思遠從澳門出發,搭乘公交到橫琴口岸,步行至珠海橫琴粵澳合作青年創業谷開始一天的工作。

  “70後”港商鄭伯渠在肇慶置業,時常搭乘高鐵往返於廣、深等地,與青年創業者及企業家會面。

  如今,經常往返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鄭伯渠們,最為期待的深中通道正在加快建設。近段時間以來,伶仃洋大橋海上施工平台機器轟鳴,已將大橋主塔推進至260米高程,計劃今年內封頂。

  從“硬聯通”到“軟銜接”,大灣區生活正從夢想走進現實。

  日新月異大灣區,謀定未來譜新篇。不久前,廣東“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重大機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平台,引領帶動全省形成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步入“十四五”,融通再提速。粵港澳將繼續加速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努力實現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聚焦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促進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步入“十四五”,改革更深入。廣東將全力推進深圳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出台省級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措施,探索實施省級行政管理權限負面清單模式,在制度創新、放權賦能、激發活力、營商環境上實現新突破。

  步入“十四五”,創新立潮頭。粵港澳大灣區正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一批科技創新和産業協作項目有序推進,三地科技設施聯通、科技要素暢通、創新鏈條融通的創新網絡初步形成,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呼之欲出。

  歷經百年綻芳華,謀定未來再出發!歷史與未來在此交匯,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強音將繼續響徹南粵大地,引領灣區崛起。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2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