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九州月圓照夢圓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21-09-22

  昨夜剛賞中秋月,明天又逢秋分日。在這最美時節,人們懷想千年的傳統,體會時序的變換,感受天地的悠遠,分享豐收的喜悅,咂摸着節日的味道……

  這味道裏,有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沁人心脾的幽香,從古時飄到今日,從詩裏飄到夢裏,勾起人們對山高水長的遐思,對星移斗轉的感慨,對故鄉風物的眷戀。傳統節日是氤氳在民族記憶裏的一縷香,承載着中華兒女的情感,蘊藏着中華文明的密碼,穿越廣袤時空而歷久不散。五洲四海的同胞,循着這縷香,就能找到自己的根,就能在“海上生明月”的良辰美景中,感受“天涯共此時”的心靈共振。中華文明綿延5000多年,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基因和血脈。

  螃蟹肥了,棗子熟了,石榴紅了,空氣中正瀰漫着香甜的味道。古人仲秋之際,相約聚會慶賀豐收。現在,每年秋分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春耕夏耨,換來稻香千里、碩果滿枝。瓜果、月餅、點心,含着生活的美、勞動的甜。今時今日,無須遠行即可嘗遍天南海北的美味,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採摘的瓜果。中秋節的月餅,也有了更豐富的口味、多彩的樣式,注入了更多文化內涵和時尚元素。人們從中嘗到的,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豐裕,是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鳴。

  “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團圓,也是心圓、夢圓。“神舟上九天攬月,蛟龍下五洋捉鱉,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幾天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念了這首詩,歡迎航天英雄們回家過中秋。從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到2020年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陸,古人夢想的“欲上青天攬明月”,一步步變成現實。此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太空旅行”90天,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中國人的飛天夢,不斷譜寫出新的壯麗詩篇。

  今年中秋,還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第一個中秋。“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早在數千年前傳唱的《詩經》裏,就有對“小康”的樸素願望。《禮記禮運》中描繪了古代哲人心目中“小康”社會的模樣。千百年來,人們不斷擘畫、歌頌、嚮往着“小康”。今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華民族孜孜以求數千年的小康夢成真,明月如有知,亦當開顏笑。

  月光如銀,清輝萬里,恰似夢想照進現實。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懷着“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凌雲壯志,帶領中國人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百年山河巨變,“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如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朗朗明月照拂着中華兒女踏歌前行,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7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