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香港街市的“燈籠街”:中秋之夜扎個兔燈去“探險”

來源: 中新社          發布時間: 2021-09-22

  每年臨近中秋之時,元朗大橋街市裏的一條小巷總會熱鬧起來。這裏是名副其實的“燈籠街”,是製作傳統手作燈籠的老店集合地,金魚、楊桃、玉兔......不同形態、五彩斑斕的燈籠都被挂到最耀眼的位置,璀璨程度絕不遜色於花燈。

  十多年前,專賣香燭的冠香行香莊老闆娘黃健娣應節進了批手作燈籠挂在舖頭外賣,那時沒有太多款式,以玻璃紙扎成的燈籠最為常見。抬頭見到這些精緻玩意佈滿舖頭,像是圓了她兒時夢。“我們那個年代家裡窮,到了中秋節買不起燈籠,就只有自己用奶粉罐來做。”將罐身戳穿幾個洞,在內放入一根蠟燭,搖曳燭光點燃節慶獨有的氛圍。

  本是無心插柳之舉,有街坊在街市買菜時路過見到,戲稱這麼多燈籠不如叫“燈籠街”,由此得名。黃健娣自己也沒料到,那之後“燈籠街”聲名鵲起,元朗街坊們年年幫襯,媒體蜂擁而至,更有游客慕名遠道而來。

  年復一年,黃健娣總在中秋節前一個月挂起燈籠迎客。每到這時,本就狹窄的“燈籠街”更是摩肩接踵寸步難行。忙着接待客人的黃健娣唯有一心二用,邊給客人介紹燈籠,邊見縫插針地回答記者提問。

  這時,一個提着紙扎小飛機燈籠的小男孩路過,抬頭問牽着他的母親:“你為什麼不買一個玩?”母親答道:“我已經玩過了,現在長大了,看着你玩就很開心。”兩人認真的一問一答聽得黃健娣忍俊不禁,也順着這話題説道,代代傳遞的快樂,就是她賣燈籠的初衷。

  所以,不論時代如何推移,燈籠款式如何變幻,黃健娣也堅持賣那些最傳統的手作燈籠,也許它的工藝費時費力,甚至偶爾難免遺留瑕疵,卻滿載厚重歷史和匠人心意。

  入行逾三十載的扎作師傅冒卓祺,正在趕制一個金魚燈籠,手持毛筆沾上白色顏料勾勒魚鱗。燈籠扎作並不容易,他以手裏的“金魚”為例,要先用鋼絲扎一個框架,再貼上布並為之着色,“就算一天工作10個小時,也做不了幾條‘魚’。”

  不過,冒卓祺樂在其中,“在做這些燈籠時總是會帶入節慶的快樂。”他説着拿起一個已完成的紙扎兔子燈籠把玩起來,那兔子燈籠下有四隻輪子,腹中裝有一支細長蠟燭,兔子頸部由彈簧代替,一動便點起頭來,栩栩如生。

  冒卓祺眼中帶笑地望向這直點頭的兔子燈籠,憶起童年趣事:他在元朗圍村長大,鄉村夜晚漆黑一片,孩童間總愛訛傳些鬼怪故事。但每至中秋,大家或提或拖着一隻兔子燈籠,便壯了膽,乘興去“探險”。可惜地面不平,兔子燈籠內的蠟燭容易傾側燃燒,“(燈籠被)燒掉當然就哭啦,這不就是童年回憶嗎?”

  出於安全考慮,市面上已少見到內置蠟燭的燈籠,逐漸用燈泡取代。

  在冒卓祺看來,燈籠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古時人們點燭照明,怕風吹雨打令燭光熄滅,罩上罩子便成了燈籠。”如今,燈籠實用功能退減,卻作為傳統節慶習俗繼續傳承下去。

  近十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常趁中秋節或元宵節在維多利亞公園、香港文化中心等地舉辦大型主題花燈或燈籠展覽。冒卓祺也受邀參與其中,他曾做過3個巨大的麒麟花燈,也花3個月時間扎出一個模擬上世紀60年代月餅鋪,他在那“舖頭”外扎了許多“人”,也還原了許多想像中的故事。他覺得,這就是傳統扎作的魅力所在。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7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