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解讀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1-09-23

 

  這是8月19日在銀川拍攝的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世界又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堅信,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讓我們堅定信心,攜手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以大國領袖的擔當和胸懷,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為國際社會團結抗疫注入信心,為全球共同發展指引方向,為因應世界變局擘畫藍圖,必將産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3月18日,首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這是採購商在一家3C産品展位前了解展出商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勇擔歷史責任 回答時代課題

  這是繼去年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後,習近平主席再度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8年11月10日,人們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類社會已被深刻改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每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都必須以信心、勇氣、擔當,回答時代課題,作出歷史抉擇。”時隔一年,再次亮相聯合國講壇,習近平主席把脈國際大勢,用四個“必須”指明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

  “我們必須戰勝疫情,贏得這場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鬥爭”;

這是8月31日在北京拍攝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鋼園展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我們必須復蘇經濟,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我們必須加強團結,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理念”;

  “我們必須完善全球治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4月13日,X9041次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這是2021年陜西開行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説,戰勝疫情、復蘇經濟、加強團結和完善全球治理都是當前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提出這四個‘必須’,有助於各國政治領袖洞悉時代大勢,採取符合本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

  什麼是各國人民的利益所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説,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作出了明確的回答——“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對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對合作共贏的追求更加堅定。”

  這是9月6日在埃及吉薩的埃及生物製品與疫苗公司疫苗生産廠拍攝的疫苗生産線上的新冠疫苗。2021年4月21日,中國科興公司與VACSERA公司簽署在埃及生産科興新冠疫苗的協議。5月21日,埃及從中國採購的首批科興疫苗原液運抵開羅,埃及由此成為非洲大陸第一個同中國合作生産新冠疫苗的國家。(新華社發 艾哈邁德戈馬攝)

  陳鳳英説,習近平主席面向各國政治家提出四個“必須”,着眼的是全人類共同未來,順應了時代的呼聲和人民的選擇,展現了一個大國領袖的勇氣、責任與擔當,有助於為各國共克時艱提振信心。

  提出中國倡議 推動全球發展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

  9月18日,工作人員在科特迪瓦阿比讓國際機場轉運中國國藥集團供應的新冠疫苗。中國國藥集團通過“新冠疫苗實施計劃”供應科特迪瓦的81.6萬劑新冠疫苗分別於9月17日和18日運抵阿比讓。(新華社發 伊萬宋攝)

  面對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呼籲各方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

  陳鳳英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這六個“堅持”蘊含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寶貴經驗,呼應了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為各國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5月7日,中國醫療專家組在老撾萬象的一處新冠病毒採樣點考察。(新華社發 農麗春攝)

  阮宗澤認為,六個“堅持”針對全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系統闡釋了為什麼要發展、向什麼要發展,以及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關注發展中國家特殊需求”“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圍繞全球發展中的諸多具體問題,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明確提出中方主張。

  陳鳳英表示,這些主張同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契合,體現了中國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知行合一,特別是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是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自主採取的又一重大舉措,為各方樹立了榜樣。

2020年9月2日,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裏一個核酸檢測取樣點,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當地工作人員合影。(新華社發 專家組供圖)

  分析人士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首次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傳播中心主任孫敬鑫説,眼前的困難一再提醒世人,人類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在發展領域尤為如此。“我們的觀點是,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20年6月1日,在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一所收治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幫助當地同行整理防護服。(新華社發 專家組供圖)

  “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發展領域的具體體現,進一步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論體系,必將有力引領新階段的全球發展新實踐。”孫敬鑫説。

  弘揚多邊主義 引領進步潮流

  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國際關係中的一些動向令人擔憂: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強權政治逆流橫行,一些國家熱衷於以意識形態劃線,打造地緣爭奪的小圈子。

  “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必須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民主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而是各國人民的權利”“一國的成功並不意味着另一國必然失敗”“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

  1月3日,在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郊區的利德成集團廠區,工人們在房頂組裝光伏模組。從2020年開始,中資製衣類企業——利德成集團在其位於孟加拉國達卡的廠區內建設光伏電站,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減少碳排放,從綠色發展的角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新華社發)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呼籲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理念,為國與國和平和睦和諧相處指明現實路徑。

  孫敬鑫認為,這些主張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呼應和昇華。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方在聯合國講壇上提出上述主張,道出了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共同心聲。

  這是2020年5月11日航拍的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發電板的資料照片。中企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於2020年9月26日獲得當地電力市場管理機構許可,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新華社發 上海電建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項目部供圖)

  “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通過三個“只有”,習近平主席表達中方對聯合國事業和真正的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

  陳鳳英表示,去年9月以視頻方式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了“只有一個體系”和“只有一套規則”,此次又加上“只有一個秩序”,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這是2020年7月24日在老撾拍攝的中老鐵路班納漢湄公河特大橋。中老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項目。(新華社發 潘龍柱 攝)

  “當前,個別國家打着‘重回多邊主義’的旗號,聲稱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意志和標準強加於人,用少數國家的‘幫規’取代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國際法則。習近平主席重申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是正本清源。”她説。

  今年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來,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又在“建設者”“貢獻者”“維護者”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共産品的提供者”這一新表述,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的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國際定位。

  這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2019年1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營的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新華社記者 吳魯 攝)

  阮宗澤表示,“公共産品的提供者”,中國當之無愧。無論是將“一帶一路”打造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還是始終致力於推動新冠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産品,近年來,向世界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産品,已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個鮮明特徵。

  “建設者、貢獻者、維護者、提供者,正是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不斷邁向世界舞台中央,展現負責任大國風範、擔當的真實寫照。”阮宗澤説。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7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