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一堂生動的國史教育課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1-10-12

 

這是10月11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拍攝的展覽外景。(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走進香港中央圖書館,時光的閘門徐徐打開。“我去過一次西藏,所以當我看到解放軍戰士們在懸崖陡壁上修築川藏公路的照片時,我眼淚奪眶而出。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先烈們。”前來參觀的香港市民王女士紅着眼眶説。

10月11日,香港小學生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新華通訊社共同主辦的“光影記憶 百年風華——《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於10月8日至17日在香港展出。200余張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聚焦中國現當代歷史中若干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間,生動地講述照片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引領香港市民重溫家國記憶。前來參觀的香港市民絡繹不絕,展廳裏人頭攢動。

  “當我看到1954年解放軍人手開鑿川藏公路,3000多名年輕戰士化作永恒的里程樁,我淚奔了!”藍雪寶説。這位在“修例風波”期間被稱為“正義姐”的女士,同兒子在展覽中上了一堂中國歷史課。

10月11日,香港小學生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只知道國家打仗保衛國土,卻不知道在那麼匱乏落後的年代,國家已經做了這麼多改善民生的基建。”藍雪寶的兒子王皮在參觀完展覽後説。

  “1949年,江蘇夾江北岸,19歲姑娘顏紅英劃着全家賴以生存的小木船,運送解放軍戰士渡江作戰。”剛上小學二年級的袁睿在母親幫助下,一字一句朗讀着照片説明。袁睿母親説,自己昨天就來過一次,今天專門帶着兒子再來看一遍。她感慨,自己以前對於祖國發展的認知實在太少,藉著圖片展的契機,要好好帶着兒子補上歷史這一課。

10月11日,香港小學生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不少參觀的香港市民告訴記者,以前缺乏對祖國發展的了解,而這一次重溫老照片,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見識了祖國的發展,我更加熱愛這個國家。”參觀完,袁睿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用拼音和文字寫下這句話。

  在重溫歷史的基礎上,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也在香港同胞心中油然而生,且愈發強烈。

10月11日,香港小學生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在國家月壤亮相香港會展中心的照片前,參觀者馬文善難掩內心的喜悅,“我6月份去看了月壤,看着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得這麼好,我內心無比激動!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香港同胞最大的驕傲。”

  互動區域滾動播放新華社“國家相冊”微紀錄片,長凳坐滿了,觀眾就站在後邊。頭髮花白的區炳培和太太看得意猶未盡,他告訴記者,這一圈老照片看下來真是鼓舞人心。從新中國成立,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再到香港回歸,還有去年內地馳援香港開展新冠病毒檢測,每一張照片都讓他熱淚盈眶。

10月11日,香港小學生在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特地帶着年輕同事一同參觀展覽。她説,看着昔日的荒原變成人工林海,昔日偏遠的地區有了新修的道路,備受感動,足見中國共産黨當真是為人民創造了幸福的生活。

  “看到東江水哺育香港市民的照片,深感國家一直都在照顧香港。”葉劉淑儀認為,通過照片展的形式重溫歷史,讓香港民眾更加體會到香港與祖國的血脈相連。

在“修例風波”期間被稱為“正義姐”的藍雪寶(右)看了展覽,感動不已(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生動的圖片不僅記載着我們從哪走來,更告訴我們應向何處去。

  “今天從歷史走來,未來也將從歷史中找到方向和軌跡。今次展覽所展陳的歷史瞬間,反映百多年中國如何從山河破碎積貧積弱,走到光明繁榮強大的今天,又將如何走向更加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的未來。”蘇浙小學五年級的伍卓儒將展覽的後記一字一句摘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一名家長帶着孩子參觀展覽(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我覺得非常幸運,也非常自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説。

  看着九一八事變後燕京大學部分學生離校奔赴抗日前線的合影留念,“90後”香港青年陳景揚不禁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作為一名香港年輕人,我們要向前輩們學習,越是艱險越向前,與祖國同行共進!”

參觀者在展覽入口處拍照留念(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帶着學生參觀完展覽後,蘇浙小學韓老師説,這次圖片展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國史教育課,在他們心裏埋下一顆熱愛祖國的種子。“這顆種子會茁壯成長,讓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認同自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