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香港市民歡度“港味”中國年

來源: 中新網          發布時間: 2022-02-08

香港中環天橋外挂滿大紅燈籠,大廈戶外屏幕展示“恭賀新禧”,充滿新春氣氛。(李志華 攝)

  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地扎根於廣大香港同胞心中。新春佳節是香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歡度中國農曆新年是香港同胞家國情懷的重要體現。

香港中環天橋佈置上“恭賀新禧 虎年大吉”的新春燈飾。(李志華 攝)

香港街頭到處喜氣洋洋,市民於挂滿大紅燈籠的天橋上行走。(李志華 攝)

市民挑選應節新春裝飾佈置家居。(李志華 攝)

  今年春節期間香港恰逢新冠疫情肆虐,新春煙花匯演、新春花車巡游等大型慶祝活動全都被取消,因禁止晚間堂食,酒樓團年飯幾乎絕跡。

市民到海味街購買臘腸、臘肉等準備年夜飯及過年。(李志華 攝)

大批市民於灣仔街市購買年貨。(李志華 攝)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新春期間香港街頭依舊春意盎然,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沒有停息。今年的新春傳統民俗活動有所調整,但安定祥和的新春氣氛依舊到處可見。在香港這座現代化的都市裏,許多街道、商場佈置紅紅火火的新春裝飾,市民徜徉在大紅燈籠下,體驗濃濃的中國年味。

市民於旺角花墟“逛花市”。(李志華 攝)

青年與尖沙咀一商場的新春裝飾合影留念。(李志華 攝)

  香港是“美食之都”,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少不了豐盛的團年飯。新春來臨之際,為了準備豐盛的年夜飯,眾多市民早早來到街市購買年貨。灣仔街市附近售賣年貨的商戶整日忙個不停。許多市民到西環和上環一帶的海味街採購海産品、臘腸、臘肉等年貨為團年飯做準備。

上環石板街的師傅為前來購買揮春的市民寫上新春祝福。(李志華 攝)

大年初三,市民到車公廟進香祈求國泰民安。(李志華 攝)

  除了美食,每逢農曆新年,每家每戶必定會挂上揮春。香港人愛中華傳統文化,上環石板街每年都有師傅手寫揮春,為前來購買揮春的市民,送上新年祝福。

大年初四,市民到黃大仙祠祈福。(李志華 攝)

  鮮花也是香港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香港有“逛花市行大運”的説法,花巿裏售賣各種寓意吉祥的年花、橘子等,有“花開富貴”之意。受疫情影響,香港多處花市活動取消,市民到旺角花墟購買年花,為新年裝飾上應節的植物,為未來一年帶來生機及好運。

大年初四,大批市民排隊進入黃大仙祠祈福。(李志華 攝)

  進入農曆新年,新年期間逛廟會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延續。許多市民前往黃大仙祠、車公廟等廟宇進香祈福,廟內香火旺盛。大年初三是“赤口”,按照傳統,港人當天不拜年,通常會到車公廟祈福。市民手持粗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有市民穿上傳統服飾,特地購買風車,祈求疫情盡快過去,迎來好日子。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56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