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代表委員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共享發展新機遇 共創灣區大未來

來源: 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 2022-03-02

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新華社發

  借地緣相近之便,深港兩地的中小學紛紛結為姊妹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圖為2017年深圳市南頭小學的學生與到訪的香港農圃道官立小學的筆友進行交流。南頭小學供圖

  嘉賓

  吳秋北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

  葉建明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黎世祺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鏡平學校校長

  主持人

  光明日報記者 王金虎 龔亮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有利於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逐步進入融合發展新階段,朝着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加速邁進。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我們邀請了三位港澳地區的代表委員圍繞港澳融入大灣區建設、培育港澳青少年愛國情、灣區城市守望相助援港抗疫等主題展開討論、建言獻策。

  1.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記者: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由之路。關於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等,您有哪些調研成果或建議?

  吳秋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重要項目,在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早前,我們“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專門成立了調研組,深入大灣區的各個城市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我們發現灣區內城市之間的産業合作簡直是最佳組合,即使是各自的優勢,也能相互促進、提升。灣區正在打造世界上最先進的産業鏈條。

  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説,無疑是重大機遇。地理上的天然優勢,再加上國家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大灣區的前景非常好。希望香港能夠更多地對內地開放,尤其在思想觀念上,要發揮好“一國兩制”優勢,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葉建明: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充分發揮各項優勢,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專業人才、市場化與法治化、高校教育與科研、對外開放前沿等,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但是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如何進一步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最關鍵的還是人的思想觀念問題。港人需要更深刻地認識到,國家在香港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作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的必由之路和重大機遇;香港的青少年需要進一步增加對國家的認同,樹立起正確的國家觀念,認識到大灣區建設給香港青年發展帶來了更多機會。隨着港人思想認識的提升,相信制約進一步交流合作的體制機制等障礙也將得到消除。

  黎世祺:粵港澳大灣區是港澳與內地互利合作的最前沿,是新時代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着力點。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兩個特區不可錯失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大量人才,需要發展教育以提供人才支撐,我們要抓住機遇,對教育提前布局。

  澳門教育部門早就通過與內地教育部門共同撰寫教材等方式,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合作。但澳門現在的人才培養工作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仍有很大差距,澳門正大力研究如何進一步抓住灣區發展機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擦亮大灣區建設的愛國底色

  記者: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已成為一種核心價值,映照粵港澳大灣區,愛國主義也成為加快大灣區建設的價值內涵。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發揮着怎樣的作用?對於進一步加強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您有哪些建議?

  吳秋北: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情操,給人以奮進的力量,我們有責任通過教育,賦予年輕人這種精神上的力量。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還能讓青年一代思想更飽滿,看問題的視野更高遠。香港有很多優秀的愛國愛港青年,有志於建設香港、服務國家,他們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生力軍。

  香港工會聯合會是傳統愛國愛港團體,我們提出推動大灣區為“共同家園”,促進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發揚及民眾交流;在香港開展國民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作為立法會議員,我在立法會也提出成立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小組委員會等。我認為,這些都是培育青少年愛國情、傳遞愛國思想的有益行動。

  葉建明:我去年撰寫的一份關於香港青年工作的提案,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關注。我的建議包括善用內地與香港密不可分的歷史,端正人們對香港和國家關係的正確認知;優化香港青少年赴內地活動的方式與內容,認識國家不能只做參觀者更要做參與者,各地政府要予以支持,共同參與“一國兩制”下香港青少年人心回歸工作;推動同鄉社團將工作重心轉向港籍同鄉青少年,根據青少年特點搭建數字社交平台,使之成為凝聚青少年、幫助他們增進國家認同的渠道。

  我在擔任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期間,設立青少年教育基金,從財務方面支持社團青年開展各項活動,並親自參加鄉會青年活動,聆聽青年人的想法。培養香港青少年的家國情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必須只爭朝夕。這是百年樹人的工程,需要各方下大力氣,取得實效。

  黎世祺: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優良身心素質的綜合型愛國人才,是國家和港澳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建議,特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切實承擔為國家、特區培養人才的責任,為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創造一個良好社會環境;協助搭建更多的青少年交流平台,建立起愛國主義教育有關機構統籌協調的長效機制;協助港澳特區修訂愛國主義教材;持續優化做好港澳高中畢業生回內地升讀大學的工作;創設增加大灣區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生的各類比賽,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和比賽,讓港澳青少年增加對國家的認知和了解。

  3.灣區城市守望相助援港抗疫

  記者:香港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根據特區政府提出的具體需求,中央出台系列援港抗疫措施,各省市也積極伸出援手,尤其是廣州、深圳等灣區城市迅速行動,投入援港抗疫工作。對此,您怎麼看?

  吳秋北:祖國始終是香港強大的後盾,香港市民接收到的信號就是信心和振奮。內地的檢測車進入香港後,隨即進入需要圍封檢測的社區開始工作,有完成檢測的市民在網上給我留言,表達對內地援助的感動和感激。他們覺得檢測車一站式服務、4小時出結果,太及時、太給力了。

  葉建明:國家對香港的關愛從來毫無保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長期以來戰勝一切困難的底氣。灣區城市因地緣相近,支援速度最快、覆蓋面最廣泛。去年12月,東莞爆發疫情需要援助,深圳一家醫院從接獲救援通知到組織力量奔赴東莞進入醫院開始工作,僅用了兩個小時。此次香港疫情爆發,在中央和各省市支持下,修建方艙醫院、支援醫療物資、保障油鹽米菜供應等,無不為香港疫情防控提供堅實保障。當下,香港正採取更有力、更科學的防疫舉措,全力以赴齊心抗疫。

  黎世祺:中央力挺香港抗疫,極大鼓舞了港人,廣大市民倍感溫暖。在危難面前,香港絕不是“孤軍作戰”,香港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這也再一次印證了祖國始終是港澳最堅強有力的後盾。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59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