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丨郭晶晶:讀懂香港的城市魅力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2-06-20

郭晶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6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1995年,14歲的郭晶晶第一次來到香港。比賽之餘,她跟着隊友去了海洋公園,還品嘗了海鮮美食。她懷着新鮮和好奇打量這個城市,“雖然小,但繁華、便利”,這是香港留給她的第一印象。

  2012年,31歲的郭晶晶嫁給霍英東的長孫霍啟剛,定居香港。

  她成了香港回歸祖國後從內地來港定居的百萬“新港人”的一員。從學講廣東話開始,郭晶晶慢慢認識香港,適應香港。

  雖然從小在北方長大,但身為運動員的郭晶晶,適應力本就是強項。對於香港,她自認適應得“比較快”。

  在郭晶晶眼裏,香港很包容。“一個內地人來香港,不會粵語沒關係,有很多人會講普通話;一個外國人來香港,不會粵語也沒關係,因為很多人會講英文。這是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郭晶晶説,“我覺得這是香港一個特有的魅力”。

  居港十年,郭晶晶感覺自己最大的變化是更加包容。“很多事情會嘗試着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她笑説,也許是年紀增長,也許是受到香港這種包容的城市氣質的影響。

  她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香港本地人,也有內地來的“新港人”。他們在教育背景、成長環境到思維方式的差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郭晶晶剛來香港的時候,丈夫的奶奶還在世。每個周末,全家老少一定會跟奶奶一起吃個午飯,濃厚的家庭氛圍讓她印象深刻,“回想起自己跟姥姥姥爺吃飯,都是過年回老家才團聚”。

  “很多香港人有大家庭,有兄弟姐妹。相比之下,從內地來的我們這一代人比較獨立,可能因為是獨生子女,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郭晶晶説。

  來自內地的“新港人”敢闖能拼,獨立又努力的樣子讓本地人刮目相看,也讓他們更加關注內地。

  “哇,這麼漂亮,這麼方便!”郭晶晶有香港朋友去內地,感嘆“跟想象的這麼不一樣”。

  “我們內地以前可能沒有那麼方便,發展起步也比較晚,所以跟我同齡的不少香港人覺得西方更好,選擇到西方接受教育。但最近這十幾二十年,我們進步很快,某些方面甚至已經開始超越西方。”郭晶晶説,現在她身邊有不少香港朋友,在考慮讓自己的孩子去內地接受教育,“他們想了解內地,知道一些我們自己的故事”。

  郭晶晶也在更深地走進香港。

  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的大使,她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關注婦女兒童權益,做過義工,也探訪過劏房。疫情之下劏房住戶的處境雪上加霜,郭晶晶身着義工服,打包和派發抗疫物資,希望幫助他們做好基本防護。

  “我覺得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同時希望呼籲更多的人去幫助這些有需要的人。”郭晶晶説。

  體育是郭晶晶的老本行,也是她始終關注和熱愛的領域。

  每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都受到香港市民的熱烈歡迎,郭晶晶每每到場支持,總像粉絲一樣激動。“看到這些優秀運動員在現場的那種狀態和精神,真心為他們感到驕傲。特別是在現場能聽到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很激勵人心。”她説。

  香港地方小、資源有限,而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和內地其他省份城市,無論訓練場地、高水平的教練還是隊員,都可以幫助香港運動員更好地提升。在去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香港運動員表現出色,獎牌成績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這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與內地的體育交流,還有特區政府對體育資源的投放。”郭晶晶説,“為了同一個目標,一起做到更好,體育有這樣的力量”。

  2025年香港將首次參與主辦全運會,郭晶晶很期待。“全運會有很多項目,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比賽在香港舉辦,讓市民看到更多的精彩賽事。當然大灣區城市之間也很方便,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到時候可以看到我們國家最高水平的比賽,想想就很興奮。”

  居港十年,郭晶晶的粵語越發流利。一頭長髮一襲長裙的她走在街頭,與香港姑娘無異。但她會想唸有冬天和雪的家鄉,“我喜歡四季分明,冬天很冷,可以穿很厚的衣服,下雪了可以出去玩雪”。

  郭晶晶會給孩子們講她的家鄉和她小時候的故事。“疫情之前,每年都會帶他們回去一兩次。”郭晶晶説,現在孩子慢慢長大,想帶他們去看一下大熊貓的家鄉,去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國有多大,有多美。

  回歸祖國25年再出發,香港即將翻開新的篇章。在郭晶晶看來,國家發展正大步向前,香港的大環境也越來越好,很多香港人北上到內地追夢,也有內地人選擇來香港發展,人才的雙向流動讓香港與內地聯繫日趨緊密。

  郭晶晶希望,未來的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繼續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希望香港更好,香港也一定會更好”。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