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對香港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年均增長兩成

來源: 深圳特區報          發布時間: 2022-07-12

  深圳加工貿易的發展起於供港服務、源於産業承接,深港加工貿易始終在深圳對外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深圳海關7月11日透露,香港回歸祖國25年以來,深圳海關先後推出加工貿易聯網監管、集中報關、集中審核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深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從而助力深圳外貿實現了從傳統工業産品為主向以高新技術和機電産品為主的“蝶變”。

  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從代工貼牌到自主品牌

  “早在1989年,我們老闆從香港來到深圳,在橫崗建立了機械手錶玻璃蓋板生産基地。如今,我們公司已發展成為全球手機玻璃生産巨頭。”伯恩集團報關負責人説,“我們公司承接訂單多、生産壓力大、出貨時間緊,時常出現料件庫存不夠的情況,實行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後,可以從集團內其他企業調撥流轉保稅料件,物料流轉效率提高200%以上,每年可節省一筆不菲的成本。”

  深圳海關有關負責人説,深圳是港商傳統産業加工生産的重要基地。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深圳對香港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增速明顯低於同期對港整體出口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隨着深圳本土産業實力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深圳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産業逐漸成為推動深圳外貿發展的主力軍,深圳外貿實現了以服裝、玩具等傳統工業産品為主,轉型為以高新技術和機電産品為主。

  據海關統計,1997年至2021年,深圳對香港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年均增長高達19.8%,佔深圳對香港地區出口比重由1997年的11.6%提升至2021年的74.7%。

  産業結構優化的背後是頭部企業的集聚和帶動作用。據介紹,深圳海關全面推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該模式允許同一集團內企業之間保稅料件自由流轉、貨物自主存放,便利企業集團統籌調配使用生産資源,降低經營成本。目前,深圳關區有14個集團53家企業參與改革,企業分布於全國4個省6個直屬海關,加工貿易進出口額佔關區近五成。

  從代工貼牌到自主品牌,從來料加工為主到進料加工為主,從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到出口技術密集型産品為主,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深圳加工貿易在轉型升級中煥發新機,如今已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産業以及智能裝備、可穿戴設備等未來産業。

  “港店深廠”“港倉深廠”模式創新:供港民生商品集報通關

  清晨時分,大多數深港市民尚在睡夢中,作為內地供港鮮活産品出口量最大的陸路口岸,文錦渡口岸已是一片繁忙。伴隨着“滴”地一聲,閘桿自動抬起,通道電子屏上滾動出兩行字:“卡口驗放成功,請通行!”在深港兩地享有美譽的聖安娜點心新鮮出爐後,就這樣一車車運往香港各主要茶樓商鋪。

  提到集中報關模式,港資高級認證企業聖安娜餅屋(深圳)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萬小姐讚不絕口:“我們公司1994年在深圳設廠,加工的各類麵包甜點出口到香港、澳門等地。食品保質期短,對通關速度要求高,通過集中報關模式先以清單方式申報辦理深港貨物驗放手續,再以報關單集中辦理其他海關手續,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深圳速度’。”

  記者了解到,深圳海關啟動加工貿易貨物進出口集中報關模式,為加工貿易企業往來深港提供7×24小時“即報即走”的通關便利。目前,深圳海關仍有137家加工貿易企業享受着集中申報帶來的優惠便利。

  “粗進粗出”轉變為“優進優出”:催生聯網監管模式

  上世紀90年代,企業憑紙質的《加工貿易手冊》辦理進出口手續,每票貨物都要由海關工作人員在《加工貿易手冊》上手寫登記、簽名、蓋章。隨着深港合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大型IT企業在深圳投資生産,不同於以往的服裝、玩具類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其進出口的貨物體積小、價值高、周轉快,海關和企業都發現原有的紙質手冊管理有點“轉不動”了。深圳海關銳意改革創新,2001年全國率先實施聯網監管模式,用數據申報取代現場申報,用電子賬冊取代紙本手冊,既提升了通關效率又節約了通關成本。

  如今,“聯網企業”仍然是很多深圳加貿企業感到自豪的標籤。“我們公司主要從事開發生産電子設備及零部件,産品全部銷往國外,加工貿易是立身之本,以前要通過紙質方式辦理加工貿易業務,辦一次業務要來回跑遞資料,實施聯網監管後,可以隨時申報、隨時審批,避免了企業手冊周轉的麻煩,極大節約了物流成本。”港資高級認證企業先進半導體材料(深圳)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回憶起來仍然感慨萬千。

  目前,深圳海關轄內295家聯網監管企業進出口總額佔關區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的73.5%。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6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