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牽手世界——廣州南沙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走筆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2-08-12

  珠江口,伶仃洋畔。十年來,從國家級新區到自貿試驗區,再到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廣州南沙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成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

  江海交匯春潮涌。如今,南沙再一次被賦予新使命,將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在南沙走訪,開發開放的熱潮撲面而來,這裏正通過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牽手世界。

這是南沙大橋全景(2022年6月29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非凡十年 南沙突進

  剛剛公布的廣州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南沙GDP産值1011.3億元,同比增速3.7%,引領全市經濟增長。

  此時,距離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已兩月有餘。眼下803平方公里的南沙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

這是位於南沙的廣汽豐田工廠(2021年6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廣汽供圖)

  廣州汽車年産量居全國之首,南沙則是廣州四大重要汽車基地之一。作為當地的支柱産業之一,南沙連續四年汽車産值超過千億元。

  在廣汽豐田生産車間,互聯網、工業自動化技術廣泛運用於生産線。廣汽豐田副總經理黃堅説:“這條生産線是豐田新一代全球模範工廠的生産線,每年可釋放産能20萬台。”

一輛由小馬智行運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在廣州南沙道路上(2022年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一輛由小馬智行運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廣州南沙一個自動駕駛停靠站等待乘客(2022年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南沙自2005年設區,特別是2012年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後,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十年。其間,南沙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創産業徐徐起勢,呈現出換道超車的後發優勢。

  目前,南沙已集聚400家人工智能企業。其中,自動駕駛頭部企業小馬智行已累積超過1300萬公里路測里程,成為國內首個獲得自動駕駛出租車經營許可的企業。公司副總裁莫璐怡説:“公司發展迅速離不開當地對科創産業的支持呵護。”

  以産業為筋骨,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正在珠江口崛起。智慧城市雛形顯現:刷臉可辦理諸多事項,“城市大腦”實現政務信息高效共享流動。醫教領域高點起步:形如“生命之鑰”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即將啟用,暨南大學澳門校董紀念學校9月開學。

  圍繞方案提出建設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杆為目標,南沙提出建設成為體現世界水準、中國氣派、嶺南風韻的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

  “南沙山城田江海一應俱全,整個城市形態呈現出大疏大密的特徵。”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表示,“南沙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正在開展未來城市試點,促進産城人文深度融合,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範區。”

這是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2022年7月28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打造灣區樞紐“鏈”全球

  南沙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21年南沙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766萬標箱,開闢150條外貿航線。從南沙海港大廈頂部俯瞰,潮平海闊,港區盡收眼底。極目遠望,一艘艘輪船出海。

  十幾天前,這裏迎來新的變化——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行。偌大的碼頭現場,不見人影移動,只有導引車和吊機在穿梭。

  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通過智能算法自動規劃路徑,將集裝箱運往目的位置(2022年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也是我們對方案提出增強南沙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的具體落實。”廣州港集團董事長李益波表示,南沙已形成規模化碼頭集群效應,通過南沙港鐵路實現江海鐵多式聯運,讓整個南沙通江達海,鏈結全球。

  買全球、賣全球。聯通內外的優勢讓南沙發展跨境貿易優勢凸顯。目前累計有約600家企業在南沙備案開展跨境電商。以此為基礎,南沙率先建設全球溯源中心,讓跨境商品物流、企業、質量信息一“碼”可見。這些商品已覆蓋食品、消費品、汽車等全品類,共賦碼1.08億個。

  貨暢其流,人便其行。不斷開放的南沙在國際經貿舞台上嶄露頭角。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正在規劃建設,首屆亞洲青年領袖論壇落戶南沙。6月南沙國際集成電路産業論壇剛剛結束,7月大灣區科學論壇“名師講堂”接踵而至。

  廣州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説,南沙將進一步融入區域和世界經濟,構築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經濟合作前沿地。

這是位於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2022年7月9日攝)。新華社發(南沙區供圖)

  制度型開放打造機制銜接高地

  在南沙慶盛樞紐,被稱為“港科大2.0”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在9月開學。“這兩所學校是‘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關係。學生在對方校園中修讀課程取得的學分獲得兩校認可。兩校導師可以聯合指導研究生、聯合申請重大項目。”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説,南沙為推動高等教育範式改革提供了上佳土壤。

  近年來,南沙以制度型開放為牽引,探索三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探索經驗。今年4月,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成立一周年。這個由內地和香港政商學企跨界組成的“大腦”,圍繞慶盛片區港式國際化社區、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等一批項目,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這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2022年6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是機制銜接的重要一環。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非金融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廣州期貨交易所落戶南沙……從“一張白紙”起步,南沙金融業已發展成為支柱産業。

  規則機制的對接推動南沙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底,在南沙的港澳企業數量達2773家。“目前南沙正在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投融資、貿易、仲裁等規則體系,為港澳業界來南沙投資創業提供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廣州市大灣區辦主任李海洲説,同時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相互銜接,推進在南沙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享受市民待遇。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表示,廣州南沙與橫琴、前海可形成不同層次規則差異化分工,“以點帶面”形成全灣一盤棋、規則一體化的規模制度創新效應,特別是南沙位於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可充分發揮區位、空間承載、開放樞紐優勢,全面構建與香港相銜接的營商、科創、貿易、稅負和公共服務規則,協同橫琴、前海消除制度級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窗口。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7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