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 教育優先 香港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23-01-05

  香港於2022年9月舉辦首屆青少年升國旗儀式比賽,旨在培養香港青少年愛國愛港情懷。圖為香港中小學組冠軍學校學生及嘉賓合影。(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攝)

  “二十大精神宣講會深入宣講了‘中國式現代化’等內容,尤其指出了香港在金融、創科、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地位,讓學生更加了解香港背靠祖國發展的優勢和國家未來發展的前進方向。”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表示。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着力提升青少年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結合二十大精神赴港宣講會和特區政府最新施政報告,辦好教育事業,香港多管齊下增進這一群體的國家認同。

  培根鑄魂

  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國務院港澳辦邀請中央宣講團成員向香港各界展開宣講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陳卓禧認為,宣講會的內容很有深度,對於學校開展培根鑄魂的教育工作,具有 啟發性和指導性。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表示,香港每年花不少經費在教育上,青年接受教育和培養後成為堂堂正正、愛國愛港的中國人,是一個基本要求。香港特區政府的最新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強化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推行國民教育,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教育局將全面支持學校有系統地規劃和推行國民教育,讓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體會中華文化和價值觀,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據介紹,為將愛國愛港精神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培育新時代人才,漢華教育機構、香島教育機構等6個辦學團體聯合組成了香港華夏教育機構並於日前舉行成立儀式。愛國教育支援中心也在此前成立,把國情教育全面推廣到全港中小學和幼兒園。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相繼啟用,標誌着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進入新的里程碑。這些機構設施,活動計劃的規模越來越大,覆蓋面也越來越廣。

  豐富多彩

  “我們要積極把中央政策盡可能多地轉化成香港青少年能夠理解的方式、內容講出來,結合中央政策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陳卓禧表示,按照以往慣例,二十大報告一類的學習多是老師講、學生聽,他們組織的這次活動則特意準備了二十大報告的印刷本,老師和學生一起看着文字細讀。

  陳卓禧認為,二十大報告內涵非常豐富,一句句研讀,能更好地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和理解。“例如,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我就提問,‘什麼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體現在哪’, 啟發學生進行延展性思考和交流。現場互動熱烈,學生們積極性都很高。”

  “愛國教育方式應該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香港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説,學校邀請駐港部隊軍官組織學生軍訓、參觀軍營,讓學生對國防安全有了深刻印象。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工大學推出社會學習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學校設置中國歷史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建議,有關部門應改良現行的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包括考慮將文化史、社會史作為課程主體,並改以考察報告或專題研習方式等取代傳統答卷式的考試等,借此更有效地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産生愛國的情感。

  積極融入

  讓香港市民秦凌感受最深的,正是香江上下不斷增強的愛國情懷。當大家一起在公園舉辦活動並齊唱《歌唱祖國》時,很多年輕的香港本地家長會帶着小朋友自發參與進來,“小朋友還會自己跑過來向我們要國旗,跟着一起唱歌。”

  近年來,除了在教育體制、教材內容等方面積極改革外,香港也始終堅持推動青少年與祖國內地的交流,創造更多的平台吸引香港青年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項目中,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增強國家認同。

  “少年強則中國強。香港青年應該在國家新發展階段中有新的更大作為。”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明傑都表示,香港青年一代眼界應該更寬,主動走進祖國內地,真實感受並自覺融入飛速發展的國家。

  陳卓禧表示,計劃接下來多組織開展幾次座談會,更深入地向青年學生宣講二十大報告,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因為祖國和香港的未來,寄託在年輕一代身上。“我們當老師的也最清楚,讓學生信服,最主要是讓他學有所成,並為他帶來實際收穫。”所以他相信,當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在祖國快速發展的洪流中抓住機遇、創造業績,他們就會對愛國主義理解更深、共鳴更強。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