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 內地與港澳高校合作效應加乘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23-04-11

位於廣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日前,復旦大學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雙方召開了兩校戰略合作聯席會議,並舉辦「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夥伴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與香港教育大學研究生院簽署學術合作協議書,全面深化雙方在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等多方面的協作。

  近年來,內地與港澳高校交流合作日趨緊密,參與範圍更加廣泛,內容與形式更為多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內地與港澳高校之間積極推動優勢互補,努力實現資源共享,合作效應加乘。

  互動往來頻繁

  「北京大學與香港教育大學此次合作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一優勢的具體實踐,將有效提升兩校科研協同水平,提升世界影響力。」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與香港教育大學研究生院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北京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王博這樣表示。根據協議,在接下來為期5年的時間裏,雙方將進一步推動學者及研究人員交流,促進跨校研究協作,一同舉辦學術會議及專業培訓,大力推動暑期交流活動等。

  緊密互動的不只是這兩所大學。近期,不少內地與港澳高校都進行了深度交流。

  3月以來,澳門城市大學代表團到北京多所高校訪問調研,並與中央民族大學共建「北京—澳門人文交流中心」、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建設「葡語國家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中心」;北京大學訪問團赴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參訪,就促進京港大學聯盟發展、落實教育部「港澳與內地大中小學師生交流計劃項目」框架合作、本科生聯合培養等議題進行了交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中國美術學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兩校將在師生互訪、科研項目等方面進行合作……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近年來內地與港澳高校先後建立粵港澳高校聯盟、京港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等,在聯合辦學、科研創新、聯合育人和實驗室共建等方面開展合作,高校間關係日益密切,交流深度不斷增強。

  聚焦科技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是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建議有關部門在香港進一步建設國家實驗室,以支持和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內地和香港兩地高校的科研合作交流。「香港擁有多間世界級的優質大學,可以在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她表示。

  葉玉如的觀點得到不少港澳高校管理者的贊同。大家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是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關鍵,高校作為科研的重點單位,理應加強合作,協同參與。不論在內地與港澳的高校聯盟活動中,還是內地與港澳高校簽署的合作協議裏,加強科研合作、推動科技創新都是最受關注的內容。

  在教育部的鼓勵和支持下,近年來內地和港澳高校持續共建共享創新平台,協同開展科技創新研究。目前,港澳高校參與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共計達數十個,助推港澳科技力量進一步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發展大局。

  「我們將繼續鼓勵學者前往內地省市交流合作並成立成果轉化研究院,結合學校的科研優勢與當地産業需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産業創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説。

  灣區加速融合

  去年9月,位於廣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學校同香港科技大學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構建「港科大2.0」。作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高校,該校融合內地與香港優質教育資源,對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在內地與港澳高校的交流中,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間互動尤為熱絡,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程度也最深。在教育部批准的內地與港澳高校共同設立本科層次及以上合作辦學項目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合作辦學機構幾乎都落地在大灣區內地城市。

  除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已分別在深圳、珠海落地發展數年,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香港大學在深圳、澳門科技大學在珠海的合作辦學都在積極建設或籌備建設中。

  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其高等教育各有所長、優勢互補,為合作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加強三地教育合作發展,有利於破解港澳高校産學研銜接緊密度不高、辦學空間有限等問題,提升港澳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也有利於內地高校借鑒吸收先進辦學經驗,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0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