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棉質坐墊,光線從木格窗戶照進來,照着墻上的兩個木刻大字:「靜」「止」。
關上門,都市的塵囂都留在了外面。
馮雲黛一襲白衣白褲,赤足而立,開始了她的太極課。
「虎媽」陪讀 結緣太極
很難想象,這位氣定神閒的太極老師,曾是舞台上旋轉騰挪的領銜舞者。
結緣太極前,馮雲黛的人生圍着芭蕾舞轉。至今,她名片上的頭銜依然有香港芭蕾舞團董事局副主席。
12歲起,她師從香港芭蕾舞名師學舞。因表現優異,她兩次獲基金資助赴英美深造。學成歸來的馮雲黛,擔任香港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
舞蹈對體能及身體的柔韌性有很高的要求。她「瘋狂練舞」,曾經跳到十個腳趾頭都流血。「全身都是傷,」她説,「當舞蹈演員的日子,我沒有一天身體是不痛的。」
她成了香港著名的舞蹈家。但隨着年齡增大,滿身的傷痛都找上門來。即使酷熱的天氣,她都要穿得厚厚的。
西醫查不出原因,有朋友給她介紹了中醫,一次治療就讓症狀大有緩解。「太神奇了。」她對中國傳統醫學、傳統文化産生了好奇。
馮雲黛在給學員上太極課(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馮雲黛是個「虎媽」,她兒子8歲之前的教育,主要由她完成。
她深知中文的重要性。她認為,「未來是中國人的時代,下一代人一定要學好中文」。
她自己中文基礎薄弱,便為兒子尋找合適的中文教育場所。她結識了來香港推廣太極文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李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邢啟林。邢啟林在天津開辦了一個以太極文化為主,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園地。在那裏,孩子們誦讀經典,認識節氣,練習太極,也學習歷史文化。
馮雲黛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帶着兒子去了天津。沒想到,兒子很喜歡那裏。在陪讀的日子裏,馮雲黛也跟着學習,在耳濡目染中慢慢走近太極文化。
過去,在馮雲黛眼裏,「太極」是公園裏老人打的拳。現在,她認為,「太極不只是拳法,而是一整套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生命思維,能從中學習到如何修身養性。」
上半程「出走」 下半程「回歸」
馮雲黛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非常傳統的中國家庭長大,小時候的她卻十分嚮往西方藝術和西式生活,覺得「很酷很時尚」。
她熱愛芭蕾,從國外回來後,嫁給了在香港做律師的新西蘭先生。日常生活方式基本是「西式」的。
遇上太極文化,讓她的人生轉了個大彎。
「現在家裡沒有沙發,都是硬木凳子,睡的也是硬木板床。」她笑説,「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現在的她特別喜歡喝茶,「一天不喝茶就不舒服。」她説,太極分動功和靜功,茶道本身就是一個練靜功的方法。從小她就不愛吃米飯,現在卻愛上了。「你看,『氣』的繁體字裏有一個『米』字,人要吃五穀才有力氣。」她説,「這就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有智慧。」
馮雲黛在給學員上太極課(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回看人生,如果説馮雲黛上半程是「出走」,那麼下半程她要做的是「回歸」,而太極文化是「領路人」。
「半輩子都在向外探索,現在重新學習了解自己。我父母都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但我之前好像一直沒有好好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現在我像個幼兒園的學生,慢慢走上了一條尋根之路。」她説。
她帶着思考去觀察芭蕾與太極的不同。芭蕾舞很美,是用身體演繹故事,講究的是筆直的線條,要全力繃緊身體,有時候還要挑戰身體極限,而太極很多動作以收與沉為主,為的是修煉身體,涵養能量。
她依舊熱愛芭蕾,但通過練太極,她多年來傷病纍纍的身體得到修復,整個人精神煥發,狀態越來越好。
最令她驚喜的變化,是與兒子的關係顯著改善。用兒子金子傑的話説,過去和媽媽待不到半小時就得吵一架。而現在他們學會了如何溝通,母子關係變得親密。「他學會的不是表面的禮貌,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馮雲黛説。
金子傑在天津一學就是七年,普通話比媽媽講得還好,他愛吃中國菜,尤其喜愛讀中國歷史和政治。如今他在新西蘭讀大學,也成了傳播中國文化的小使者。
中外學員追隨的「馮老師」
2022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太極舞蹈音樂會《極》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辦。
《極》從「開天闢地」講到「天人合一」,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道法自然、和諧天下的史詩長卷,轉化成視覺與聽覺兼備的大型音樂史詩,中西合璧,剛柔並濟,令人耳目一新。
而貫穿全場的太極舞蹈正是由馮雲黛和師父邢啟林共同創作完成。
「跟邢老師合作挑戰特別大。」馮雲黛説,邢老師是練了六十多年太極的大師,而自己功力相差太遠,何況此前已有十多年沒有登台跳舞。「開始練雙人推手的時候,老師一運氣,我就像個球一樣滾倒在地,完全抵擋不住對方的力量。」
跳芭蕾舞一般是以女演員為主,因為男演員要托着女演員轉,同時跟緊音樂就行了。演出《極》時完全不同。「老師的動作每一場都不完全一樣,我要跟着他的勁兒,音樂也緊跟他的動作走,而這恰恰就是太極。」馮雲黛説。
馮雲黛在給學員上太極課(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舞台上,馮雲黛一襲白色綴以水墨其間的飄逸裙衫,婀娜似水。邢啟林一身黑色長衫,穩健如山。最後的高潮是一段雙人推手舞,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兩個人在台上好像變成了一個人,表演到最後,我甚至感受到全場觀眾的呼吸都跟着我們的動作一起起伏。」馮雲黛説,「這種體驗,終生難忘。」
馮雲黛認為這種跨界文化推廣「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義」,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既是吸納西方藝術的窗口,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平台,將來有機會她還會積極探索,推動跨界推廣,促進文化共融。
得益於舞蹈功底,馮雲黛學習太極動作時,比一般人學得快,也掌握得更好。一些朋友「慫恿」她開課,帶大家一起練。就這樣,她成了「馮老師」,利用業餘時間開設太極課程,舉辦太極講座,迄今已有一百多位學員追隨,其中不少是住在香港的外國人,還有她的芭蕾舞同行。
「為學生講解,也讓我領悟更深。」馮雲黛説,現在她也開始講一點太極理論,「希望盡一份綿力,讓更多的人體會太極文化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