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渾身插滿點燃的線香,由數十位舞龍手扛舉;在熱鬧的鑼鼓聲中,健兒們奮力舞動;「火龍」翻飛、香煙四溢,穿行於大街小巷,與市民同慶……這是每年中秋都會在香港大坑上演的獨特習俗——舞火龍。
大坑位於香港島北部。走出天后地鐵站,繞過香港中央圖書館,喧鬧的車流漸漸變小,寧靜的街區出現在眼前。原本,大坑只是個客家小村落,經過多年發展,這裏已經成為集中精品餐廳和公寓的時尚街區。2022年,大坑火龍文化館在此建成,成為香港首個歷史建築活化與非遺項目相結合的展館。
「之所以成立火龍文化館,是想把舞火龍這份文化傳統一代代傳遞下去。」大坑火龍文化館理事會理事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説。2011年,大坑舞火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理事會理事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在文化館內介紹舞火龍的香港民俗。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走進這間不大的文化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生動展示舞火龍中「起龍」陣式的迷你模型:夜色中,長者將數萬枝長壽香細密均勻地插滿龍身,舞龍健兒隨着鼓點左右騰挪,充滿力量和律動。「火龍」上下騰飛,頗有蛟龍出海之勢。在「火龍」旁,幾個女孩手持花燈相伴而行。「火龍」歡騰起舞,火花四濺,圍觀市民不斷歡呼喝彩。
林筱魯介紹,舞火龍的習俗來源於一個傳説:相傳百年前大坑區曾爆發一場瘟疫。彼時,居民為驅趕災害病痛,就在中秋佳節期間以珍珠草織成長龍,在龍身上插滿線香,一邊燃放鞭炮,一邊舞動火龍,三天三夜後,災禍絕跡。自此,這項活動成為香港延續至今的一項重要傳統習俗。
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內展示舞火龍的迷你模型。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而在文化館另一隅,以50%比例縮放的「火龍龍頭」也頗為惹人注目,「龍頭」以青竹、藤做骨,加上一層厚厚的珍珠草包裹而成。
林筱魯對記者説,其實真正的「龍頭」有48公斤重,舞動時需由8位至10位健兒交替接力進行。整條「火龍」的重量更超過100公斤,「龍身」身長67米,全身30多節,全程需要300多人參與。「雖然舞動『火龍』需要消耗大力氣,但街坊鄰里全是義務幫忙,希望齊心協力將這個珍貴傳統守護保存下去,繼續發揚光大。」
舞龍花樣很多,有「雙珠戲火龍」「火龍過橋」「喜結龍團」等動作。一招一式中,蘊含的是香港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心願。
「比如『喜結龍團』又叫『打龍餅』,是參與舞火龍的健兒們把龍繞成圈,寓意一團和氣。我們又把『火龍過橋』中的『橋』叫做『天門』,傳説龍過『天門』之後可以游歷各方,保祐民眾,這個動作有福氣臨門的意思。」林筱魯説。
此前三年,舞火龍的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停辦。今年,隨着疫情漸去、市民生活復常,這場由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辦、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支持的活動終將在中秋節再度與市民見面。
「火龍」飛起,舞動百年。當「火龍」再度在黑夜裏被點亮、被舞動時,其中蘊含的,不僅是香港市民對傳統的傳承與守護,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舞火龍的習俗始於祈福。如今疫情過去、活動復辦,也是希望能向全港市民和各地朋友分享這份喜悅與祝福。」林筱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