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科研樞紐的崛起密碼丨小河套,大希望②

來源: 南方雜誌社          發布時間: 2023-12-18

  目前,河套合作區因創新濃度之高而備受矚目。在這塊3.89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8個高端科研項目落地。建設世界級科研樞紐,河套合作區迅速崛起的密碼何在?

  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入駐河套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每周五派出港籍律師現場提供調解服務。(來源:河套合作區建設發展事務署)

  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河套合作區”)的福田保稅區“一號通道”,經落馬洲大橋直連香港。不久前,一台電子顯微鏡從這裏出發,成為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出入香港的第一個科研産品。

  幾個月前,這台儀器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試製成功。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長陳福榮率領的科研團隊,研發製造了我國首台自有知識産權的高時空分辨率電子顯微鏡。“這項研發在全球相關領域具有首創意義。為讓全世界盡快關注到這款産品,科研團隊希望把顯微鏡運到香港參展。”陳福榮有些擔憂,因為是國內首台、尚未上市,傳統貨物出境模式下無法實現。最終,海關創新採取暫時進出境方式,顯微鏡順利抵達香港。

  這是深港兩地科研要素流通的一次探索嘗試。由於法律、體制、規則等方面的差異,深港兩地在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資源開放共享等諸多方面仍須破題。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明確了“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的定位,要求為新時期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開放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河套合作區怎樣建設國際一流創新環境?怎樣擔當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示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將給深港兩地帶來怎樣的發展空間?

  一流創新環境煉成記

  “你好,我是香港人,想在河套開辦一家企業。”最近一段時間,河套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e站通”)“灣區服務通道”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三四通這樣的諮詢電話。《河套規劃》出台後,來諮詢的港人港企明顯增多。

  e站通是深圳市唯一能夠實現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辦”的大廳。這裏可以提供560項政務服務,其中面向港澳人士提供商事登記、稅務、社保、醫療健康、住房保障等180項政務服務事項。“我們持續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讓申請人‘最多跑一次’。”e站通工作人員表示。

  對於大多數香港企業、科創機構而言,由於深港兩地存在法律、體制、稅務等方面的差異,“融入關”是其最關心的問題。“從香港來到河套,很多企業和科研人員不熟悉內地的制度,面對工商登記、稅務、社保等辦理手續一籌莫展。但是在e站通,很多業務一次性就辦完了,非常方便快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福田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運營總監徐莉敏告訴《南方》雜誌記者。

  e站通工作人員舉例道,此前香港人士辦理深港兩地車輛跨境業務,需要跑公安、海關、邊檢等多個部門,流程長達4個月左右。而在e站通,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員和車輛通過“一號通道”信息系統申請辦理該項業務,可以實現材料一次提交、最快一天“一站式辦結”。

  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e站通多向發力,跑出了政務服務便利化的“加速度”,河套合作區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企業去政務窗口辦理相關事項時,有時需要準備大量的申報材料。比如申報産業資金項目,需要核驗營業執照、租賃發票、會計憑證等各種材料原件。如果申報材料缺失,可能要往返跑多次才能辦成。”e站通工作人員表示,這是許多企業在辦事時遇到的煩惱。

  e站通創新推出“上門辦”政務服務新模式,讓企業辦事少跑腿。位於深港國際科技園的獨角獸企業晶泰科技,線上預約了人工智能科研獎勵、高新企業人才獎勵等業務辦理。e站通組建的專業服務團隊直接上門受理,同時通過視頻聯動業務審批部門,為企業提供河套合作區“科研政策包”“港澳青年資助計劃”等政策解讀。“坐在辦公室就可以把業務辦好!”這讓晶泰科技負責人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e站通還在深圳率先探索信用審批服務、5G視頻遠程服務等,為境內外科創企業、機構和高科技人才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e站通業務辦理量為6743單,其中港澳人士辦理量為1551單,佔比約23%。

  一流創新環境,離不開一流的政府服務。《河套規劃》明確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場景式主題服務改革”“完善服務標準體系,創新園區治理模式”。對標世界一流,河套合作區正在着力構築先進的創新生態。

  越來越順暢地“過河”

  《南方》雜誌記者梳理發現,在《河套規劃》中,“便利”是備受關注的高頻詞。“便利”一詞在1萬多字的方案中共出現了15次,這也代表了深港兩地科創界的共同呼聲。

  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一河之隔,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聚焦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的難點、痛點,河套合作區正加速探索,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越來越順暢地“過河”。外界形容河套合作區就像一個試管,不斷用制度創新催化着深港兩地要素的交融,充分釋放政策利好疊加帶來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

  科研資金跨境流動,引起了深港兩地科創人員的強烈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福田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細胞治療項目負責人謝雍,曾師從中國現代遺傳科學奠基人談家楨,從事分子和細胞免疫學研究近30年。他帶領的研發團隊,正在攻克細胞療法治療癌症的難題。“在全球制藥行業中,新藥研發周期可能長達10年至15年。如果沒有持續資金,創新有可能中途流産。”謝雍坦言,“2016年研發團隊成立以來,已經投入5000萬元研發資金。目前項目準備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

  和大多數起步期的科創企業一樣,謝雍正面臨着融資難題。《河套規劃》釋放出“支持內地和香港創投資本共同設立創投基金”“允許科研資金跨境資助深港兩地科研項目”等多重利好,讓謝雍心潮澎湃。最近,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確立的科研機構跨境資金調撥“科匯通”試點重磅發布,規模超30億元的重大基金簽約落地,12家金融機構面向河套合作區科創企業聯合簽署2000億元專項投貸協議。“希望能享受到政策紅利,更好地解決資金難題,讓新藥研發能走得更遠。”謝雍憧憬道。

  越來越順暢“過河”的不只是看得見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還有看不見的信息流、商流等。以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為例,《河套規劃》提出“支持經備案的科研機構及企業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實現科學研究數據跨境互聯互通”。對此,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琳期待已久。

  三年前落戶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是一家研究型智庫機構。研究院在全國首創並提出“三分三合”新型數據交易模型,服務深圳數據交易所等多個地方性數據交易平台規劃建設;在國內首次提出構建“東數西算”國土空間算力資源調度體系的概念,助力“東數西算”工程正式上升為國家工程。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希望為河套合作區數據跨境先行先試提供有力支持。”李琳透露,研究院與香港大數據治理公會、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等港澳機構均建立了溝通合作機制,在算法指數研究、數據跨境流通、算力基礎設施研究等諸多領域進行了合作。其中,研究院與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合作,配合國家信息中心推進“一帶一路”熱點投資項目庫建設,入庫海外項目已達5130個。

  類似的探索在河套合作區不斷上演。作為內地首個深港雙方聯合辦公場所,深港聯合辦公室成為香港許多北上創業團隊的首選驛站;河套合作區深港直通跨境巴士專線開通,形成便捷高效的深港“半小時科研圈”;實施簡化科研樣本出入境等5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先行先試政策……在河套合作區,便利化的舉措正釋放出巨大的發展紅利。

  制度創新“最佳試驗田”

  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於河套合作區而言,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

  “河套合作區擁有制度疊加、面積有限、風險可控的獨特優勢,是開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行制度創新的‘最佳試驗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表示。目前,從“硬聯通”到“軟聯通”,河套合作區在法制、稅制、科研體制、園區管理體制等銜接對接方面先行示範。

  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落到細微之處才能釋放融合之力。《河套規劃》明確提出“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其中包括集聚國際知名風投機構,仲裁、調解組織以及法律、會計、人力資源等高端專業服務機構,為科研活動提供高質量服務。

  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是制度創新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有着上百年歷史的希仕廷律師行是香港的國際化大所,多名律師擁有英國、新加坡等地律師資格。香港希仕廷律師行律師梁婉橋從業10多年,明顯地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勃勃生機,“以前律師行五成的業務來自內地,目前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八成,其中相當部分來自大灣區”。

  今年6月,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與香港希仕廷律師行共同發起成立華商希仕廷(福田)聯營律師事務所,這是深圳福田區首家粵港聯營律師事務所,也是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首家律師事務所。“河套合作區是科創的新天地,發展潛力巨大。最近,聯營律師事務所接到了許多港澳青年、科創企業的法律諮詢電話。”比起以往梁婉橋更加頻繁地穿梭於深港兩地,“內地和香港是兩種法律體系,聯營律師事務所就像是一座橋梁,為兩地客戶提供知識産權、股權融資、資本運作等全産業鏈法律服務。”

  與此同時,河套合作區正在探索形成諮詢、調解、仲裁、訴訟、公證“一站式”國際化法律服務新體系,為港人港企發展賦能。“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以下簡稱‘調解中心’)入駐e站通,每周五都會派出港籍律師現場提供調解服務。”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理事長朱虹介紹。據了解,調解中心登記在冊的調解員中60%以上為港澳籍或國際調解員,為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涉港涉澳商事案件提供高質量調解服務。

  “截至目前,調解中心全口徑收案224宗,總標的約76億元。”朱虹表示,調解中心將深入調研走訪,聚焦科創企業的法律訴求,拓寬法律服務渠道。調解中心還將邀請深港兩地法律專家共同制定法律指引讀本,幫助更多科創企業在河套合作區發展。

  營造與香港趨同的稅負環境,也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舒糖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相當部分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舒糖科技首席執行官、香港人何耀威表示:“《河套規劃》提出‘對在深圳園區工作的香港居民,其個人所得稅稅負超過香港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這將有效降低科研機構和人員的稅負水平,有利於吸引香港一流科技創新人才。”

  這塊制度創新的“最佳試驗田”,正在先行先試上加快腳步。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表示,要着力激發跨境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活力,對接香港以及國際通行創新規則,實行同行評議制、項目經理制、經費包乾制等國際先進科研管理機制,對重大科技問題實行全球揭榜,探索實行科研機構與企業“白名單”製備案管理。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