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攬子舉措助推內地香港金融合作更進一步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4-01-29

  “債券通”升級、“跨境理財通”優化、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決定推出六項政策舉措,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有望更進一步。

  在1月2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六項舉措可以概括為“三聯通、三便利”。

  在聯通方面,一是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資格抵押品;二是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三是發布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

  記者注意到,“三聯通”與債券市場關係密切。一方面,將“債券通”北向合作項下的人民幣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另一方面,《關於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回購業務的公告(徵求意見稿)》日前公布,擬支持所有已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參與債券回購。

  “讓海外機構利用‘債券通’持有的優質債券作為香港公開市場操作的抵押品,有利於進一步增強中國債券市場的吸引力。”渣打香港金融市場部主管曾繼志介紹,人民幣債券有較好的投資價值和避險屬性,回報率也很穩定,境外投資者一直將其作為重要的配置資産。

  業內人士表示,債券回購業務的參與者範圍進一步擴大、種類更加豐富,有助於境外投資者滿足流動性管理需求、控制資金成本,是中國債市對外開放進程中的又一重要進展。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取得長足進步。截至2023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持有中國債券總量為3.72萬億元人民幣,較“債券通”開通前增長340%。

  作為“三聯通”的重要一環,新修訂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日前正式發布。修訂後的實施細則,擴大了參與機構範圍,新增證券公司作為試點主體;將投資者個人額度由10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將內地銷售銀行的人民幣存款産品納入“北向通”合資格産品範圍。

  “跨境理財通”業務自2021年開始試點。截至2023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共有67家銀行、6.9萬名個人投資者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累計辦理相關資金跨境匯劃金額128億元。2023年,“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相關資金跨境匯劃金額105.9億元,同比增長3.8倍。

  實施細則修訂後,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將更加便利,參與渠道更加多元,可購買的理財産品更加豐富。

  此次公布的六項政策“大禮包”中,還有三項便利化政策:一是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滿足港澳居民置業需求;二是擴大深港跨境徵信合作試點範圍,便利深港企業跨境融資;三是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為香港和內地居民企業帶來更多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測試和驗證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管局將進一步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合作:探索基於數字人民幣的個人小額跨境匯款服務,推進數字人民幣和香港本地支付條碼互通工作,在跨境電商、繳納學費等重點場景有序推動內地和香港線上平台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多項舉措將有望提升跨境業務直通式處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在金融人士看來,一攬子舉措的推出彰顯了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並將進一步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宣昌能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與內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發展。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3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