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多彩、交融——港深師生深度體驗吉林民俗風情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4-10-18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實驗學校的41名師生北上吉林,在長春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地開展為期6天的民族文化研習之旅。

  寒露已過,東北地區秋深風冷,但東北民眾熱情好客、歷史文化厚重豐富、民族歌舞多姿多彩、手工技藝精湛高超,無不讓研學師生喜悅溫暖。

  體驗好客東北情

  「歡迎來自深圳和香港的老師和同學們!」位於長春市的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小禮堂內,學生們以優美的小合唱和精彩的舞蹈迎接客人們。

  研學師生們參觀了校史館、體育館、美術室,在書法教師指導下練習寫毛筆字。「大家都好熱情啊!感覺很溫暖!」港生們感嘆。

  黃婷婷是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帶隊教師,之前在社交平台上看過很多關於吉林的內容。「東北人真的非常熱情,他們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歡迎我們。」黃婷婷説。

  延邊州民風淳厚,當地百姓能歌善舞、崇文重教,而且熱情好客,素有「禮儀之鄉」「歌舞之鄉」「教育之鄉」「足球之鄉」等美譽。

  在延邊博物館,講解員帶着研學師生們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民俗服飾、手工藝品等。不少學生一邊聽講解,一邊拍照片做筆記。已連續三次參與研習活動的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七年級學生郭晨皓説:「以前只在電視新聞中了解過當地民俗,沒想到服飾這麼漂亮,歷史這麼悠久,親眼看到這些,都加深了印象。」

  大碗冷面、大盤上菜……東北人的熱情也體現在飲食上。「從沒見過這麼大的盤子」「很有東北特色」「真是大開眼界」,研學師生們紛紛感慨。

  感受多彩民族風

  美不勝收的農樂舞,震撼人心的長鼓……在延邊州的研學之旅中,靜態參觀與互動體驗讓研學師生們對當地民族文化有了直觀理解。延邊州是朝鮮族聚居地,朝鮮族民俗風情濃厚。

  在農樂舞展示館,幾名舞者戴着象帽,伴隨動感音樂,舞起長長彩帶。農樂舞又稱象帽舞,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

  象帽是一種特製的帽子,帽頂有橫桿,拴有彩色飄帶。象帽舞技巧獨特,舞者需以頸部力量帶動帽子頂端橫桿,揮動起彩帶。聽完講解人員介紹,學生們躍躍欲試。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學生陳祉炫戴上象帽,想模仿舞者甩起長長的彩帶,但晃動腦袋,卻怎麼也甩不起來。

  「看演員們表演象帽舞時感覺很容易,自己一試原來真不簡單,這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陳祉炫説。

  「當地居民喜歡用歌舞表達情感,有舞蹈的地方當然也少不了樂器。」在延邊州首府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的生産車間,所長趙基德邊説邊展示百餘件長鼓、洞簫、伽倻琴等傳統樂器。

  多年來,趙基德一直從事傳統民族樂器和道具的研究、開發及生産製作。參觀後,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學生余嘉蕎説:「工作人員製作樂器要先畫模型。他們的畫功很棒,每處細節畫得都很細緻。」

  促進文化交融深

  「也歡迎您到香港做客!品嘗香港美食!」在參觀完當地傳統美食米糕的製作工藝後,師生們對工作人員發出了真摯邀請。在研學中,感受到熱情好客、多彩民俗後,師生們更真切體會到天南海北一家親。

  「尊老愛幼,禮貌待人,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所以行程中所看所感都是特別親切。」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實驗學校學生韓琳梓説。

  此次內地與香港青少年民族文化研習活動,旨在提升香港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由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共同主辦。

  黃婷婷説,以前在學校也給學生們介紹過東北,但只有來到這裏沉浸式體驗後,才能夠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獨特之處。「學生們參觀後,會作為文化使者,將所見所聞告訴更多香港青少年。」

  「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習計劃」自2010年啟動以來,已成為香港、澳門青少年到內地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截至目前,已有千 餘名港澳青少年到內地20余個少數民族聚居地開展研習活動。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4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