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專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偉大成就

[2009-06-17]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開始了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實現了從貿易到投資、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領域不斷拓展的開放格局,呈現出範圍從小到大、層次從低到高的全面開放態勢。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無論從量上還是質上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特別是1994年以來出口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凈出口對國內生産總值的貢獻率為正,對外貿易成為我國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説,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一)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建國以來,我國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8年出口比1950年增長2596倍,進口增長1953倍。


                                 數據來源:亞洲經濟數據庫

  總體來看,2008年進出口總額比1952年增長1319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長速度為17.4%(美元計價)。同時,凈出口額不斷刷新記錄,2008年我國實現貿易順差295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28億美元。


                            數據來源:亞洲經濟數據庫


  (二)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改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進出口主要商品以促進經濟發展,關係國計民生基本物資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的騰飛,我國初級産品出口比重不斷降低;初級産品進口比重不斷上升。工業製成品進口比重降低,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不斷上升。從出口商品結構看,1985年出口的初級産品和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平分秋色,分別是50.5%和49.5%,到2008年,兩者比重轉變為5%和95%,後者佔絕對主導地位,“Made in China”已享譽全球。

  從進口商品結構看,為滿足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需要,資源、基礎原材料等初級産品所佔比重明顯擴大,1985年初級産品進口比重為12.5%,到2008年提高到32%。製成品中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進口快速增長,為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創造了條件。

                                       數據來源:亞洲經濟數據庫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國際貿易市場向多元化發展

  建國初期,由於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經濟封鎖,中國對外貿易主要是與社會主義國家進行,50年代初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有60多個。隨中國對外經濟關係的改善,中國對外貿易夥伴不斷增加,到1980年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上升到約180 個,到2008年,中國已與世界 227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逐步形成了以日本、歐盟、美國為主,周邊國家和地區為輔的貿易市場格局。

2008年中國前十大進出口國家(地區)   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四)靈活多樣的貿易方式拓展了對外貿易領域

  在發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上世紀50年代,中國和蘇聯及東歐國家間的貿易以發展政府協議記帳貿易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對西方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貿易的發展,在大力開展一般貿易的基礎上,中國又發展了來料加工、來件加工、來圖(樣)加工的出口貿易及補償貿易。1981年一般貿易佔中國貿易總額的 93.52%,加工貿易只佔6%。到2007年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額高達 9860.35億美元,比1981年增長373.2倍,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5.4%,而一般貿易只佔44.5%,從而超過了一般貿易的進出口額,成為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對外貿易方式。同時,邊境小額貿易也得到較快發展,貿易額從1980年的0.12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8.6億美元。目前,中國已形成了一般貿易、來料加工裝配貿易、進料加工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爭相發展,多種貿易方式共同推動對外貿易不斷擴大的局面。

歷年按貿易方式分貨物進出口總額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08年按貿易方式分進出口總額                      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二、利用外資日益增長

  (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發展迅速

  改革開放以來,外商來華投資迅速發展,由1983年利用外資只有9億多美元發展到2007年利用外資747.7億美元,增長80.3倍,年均增長19.8%。2008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92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6。


                            數據來源:亞洲經濟數據庫

  (二)投資來源多元化,投資區域不斷擴大

  80年代初,中國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僅有30多個,目前已有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來中國投資,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已形成。30多年來,香港地區一直是我國吸收外資最多的地區,2008年實際利用外資中來自香港的投資多達410.36億美元,佔44.4%。

 2008年外商直接投資前十名國家(地區)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商務部

外商直接投資按洲分統計                     單位:萬美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積極走出國門擴大對外投資

  (一)中國的海外投資規模迅速增加

  經過全國人民60年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外匯,使我國有能力擴大對外投資規模。據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0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59.1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18.6億美元,佔74.9%;金融類140.5億美元,佔25.1%。2002年入世以來,對外投資進入快速發展期,2002—2007年以年均25.1%的速度擴張。到2007年,我國已在海外設立1萬多家直接投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簡稱存量)達1179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達1012億美元。 


                 數據來源 2007年度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商務部 

  (二)中國的海外投資涉及到多方領域

     中國對外投資已經伸展到各個行業,從農、林、牧、漁業到礦業開發、交通運輸、製造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形成了較完整的投資體系。其中批發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對外投資集中的領域。

 2007年對外投資行業分布    單位: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亞洲經濟數據庫

  (三)中國的海外投資遍佈世界五大洲

  從投資地域看,中國的非金融類投資是從周邊和發展中國家起步,逐漸向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發展。目前中國的海外投資已經覆蓋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拉丁美洲,並且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呈不斷增加趨勢。

  投資方式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跨國企業並購、參股、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擴展。跨國並購已成為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

                              數據來源: 2007年度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四、對外經濟合作穩步發展

  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是中國同第三世界國家及其他國家之間發展政治、經濟友好關係的一條有效的途徑。中國的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事業始於70年代末,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創業初始,中國僅有中國建築工程公司、中國公路橋梁工程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公司和中國成套設備出口公司在中東地區的少數國家開展業務。經過30年的不斷努力,中國的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業務迅速發展成為中國對外經濟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對外諮詢設計業務迅速發展,大大提升了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技術水平和整體效益。

  (一) 業務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增長快速。相比1980年,2008年對外經濟合作合同數增長952倍,合同金額增長610倍,完成營業額增長382倍。

歷年對外經濟合作情況總計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08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0.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9.1%,相比1980年0.47億美元增長170多倍;新簽合同額75.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2.8%,相比1980年0.45億美元增長167倍。2008年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2.7萬人,較2007年增加5.5萬人;至2008年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達74萬人。

  截至2008年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557.8億美元;合同額600.15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62萬人

 歷年對外勞務合作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08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39.4%,相比1980年1.23億美元增長459倍;新簽合同額104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34.8%,相比1980年0.47億美元增長746倍。 截至2008年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2630億美元,簽訂合同額4341億美元。

 歷年對外承包工程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08年我國對外設計諮詢業務完成營業額4.48億美元,比2007年下降8.6%,與1995年相比增長2.7倍;新簽合同額8.88億美元,比2007年下降13.5%,與1995年相比增長3.9倍。

歷年對外諮詢設計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二)合作區域不斷增加

  改革開放30年來,同我國建立經濟合作關係的國家不斷增加,遍及五大洲180個國家和地區,以亞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為主,對歐洲和北美洲的業務也在不斷拓展中。中國從2000年開始陸續在亞、非、拉美、大洋洲的29個國家(地區)建設了12個自由貿易區,作為與其他國家實現互利共贏的新平台。自由貿易區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五、積極開展對外援助

  中國的對外援助始於1950年。中國政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通過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等三種方式向非洲、亞洲、東歐、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區的160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在援款項下,中國政府幫助受援國建成了近2000個與當地人民生産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項目,涉及工業、農業、交通、通訊、文教、衞生以及社會公共設施等領域。此外,根據受援國要求,中國派遣技術人員赴當地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實施成套項目建成後的技術援助和單項技術援助。中國還向受援國提供了大批物資和少量現匯援助。

  中國為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長期以來一直重視援外培訓工作,近年來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迄今,已有近10萬名官員及管理和技術人才來華參加培訓和研修。為減輕受援國負擔,促進發展,推動國際社會履行減免發展中國家債務的承諾,中國政府在提供對外援助的同時,還減免了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對華到期政府債務。截至2007年底,中國已累計對非洲、亞洲、加勒比和南太地區的49個國家,免除到期債務374筆。中國還對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國家及時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如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大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朝鮮火車爆炸、印尼地震、菲律賓強颱風等。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救援行動,幫助災後重建。

  應受援國要求,中國一直向部分發展中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自1963年以來,先後派出援外醫務人員約2萬人次,遍及亞、非、拉和東歐的65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共有48支醫療隊約1200多名醫務人員在47個國家工作。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中國自1995年開始對外提供優惠貸款、具有援助性質的中長期低息貸款;根據受援國發展需要,由指定金融機構提供本金、政府財政貼息用於支持中外雙方企業合資合作建設、經營的項目。

  自2005年起,中國開展了對外派遣青年志願者工作。迄今,已向泰國、埃塞俄比亞、老撾、緬甸、津巴布韋、塞舌爾等國派遣了200多名援外青年志願者,開展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體育教學、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方面的志願服務。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060664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