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專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偉大成就

[2009-06-17]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從基本消除貧困,到解決溫飽,再到實現小康,城鄉居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生活相對豐裕,消費質量明顯提高,生活環境顯著改善。

  一、城鄉居民收入成倍增長,富裕程度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生産力獲得了極大解放,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産取得了很大發展,農業産品極大豐富,告別了農産品短缺的時代。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着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在全國的推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消費水平提高6.3倍,年均實際增長7.1%。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從1984年我國經濟改革的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國家隨之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措施,理順了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關係,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倍,年均增長7.2%。200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又比上年增長8%,達到476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4%。


         數據來源:《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統計公報
 

    數據來源:《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統計公報


  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8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22.15萬億元,而解放初期的1952年僅有8.6億元。城鎮居民擁有的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産規模不斷擴大,居民財産性收入佔全部收入比重從無到有,上升到2007年的2.3%。


           數據來源:《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統計公報


  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大幅提高

  建國60年以來,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人均消費支出大幅增長,消費水平不斷跨上新台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人均154元提高到2008年的人均11242.9元,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人均65元提高到2008年的人均3660.7元。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改善。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統計公報


  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優化

  (一)恩格爾系數下降

  恩格爾系數是國際通用的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標。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預示我國新一輪的消費結構升級已經來到。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7.9%,比1978年的57.5%下降19.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3.7%,比1957年的65.7%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1983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首次下降到60%以下,農村居民整體進入溫飽生活階段,到2000年又下降到50%以下,農村居民整體過上了溫飽有餘的生活,正由溫飽向小康邁進。


                       數據來源:《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

  (二)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比重提高

  在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中,交通通訊、文教娛樂、醫療保健等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佔比重穩步提升。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文教娛樂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11.12%上升到2007年的13.29%;醫療保健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6.99%;交通通信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1.2%上升到2007年的13.58%。隨着汽車進入家庭,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産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為消費新亮點。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                     單位:%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三)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日趨合理

  建國60年以來,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發生變化。農村居民從改革初期的「吃——穿——用」為重心的消費模式,演變為目前的「吃——娛樂文教服務——穿——住——用——行」為重心的消費模式,以生存性消費為主的消費結構走向「生存——發展——享樂」 並重的消費模式。

  從消費結構的變化看,1954年為基本生存型,消費次序依次是吃、穿、住、用品及其他。其中食品的比重高達69% ;衣着佔 13%;居住佔9%;用品及其他佔9%。到1984年,以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降到 60%以下為標誌,消費結構序列越過了一個質的界線,農村居民整體生活跨入溫飽階段。吃、穿比重較大幅度下降,居住、文化娛樂用品、服務性支出及其他比重有較多增加。到1990年,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58.8%,居住17.3%,衣着7.8%。2000年,排在前三位的是:食品49.13%,居住15.47%,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11.18%,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結構序列的逐步優化升級,顯示了農民精神生活的日益充實。2007年,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食品43.08%,居住17.8%,交通通訊10.19%,外出旅遊成為農村居民新的消費項目,享受性消費支出增加。

                    農村居民消費結構         單位:%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四、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一)食品消費質量提高,膳食營養改善

  近幾年居民食品消費的基本特徵呈現出在家飲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飲食支出比重提高的趨勢;消費質量改善,肉、蛋、奶、水産品等消費量增多,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

  從城鎮居民的食品消費地點來看,在外用餐支出大幅增長,2006年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91元,比2002年增長67.3%,佔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8.2%上升到22.2%。農村居民人均在外飲食支出也由2002年的90元提高到2006年的164元,佔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0.6%提高到13.5%。

  從食品消費結構來看,城鄉居民的糧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費量逐年下降,肉、蛋、奶、水産品等具有較高質量的消費量逐年增加,食品消費的水平和質量有了較全面的改善。農村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07年的199.48千克,城鎮居民由1978年的205.3千克降到2007年的77.6千克。從食用的營養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消費量增加,營養結構有所改善。農村居民人均豬肉的消費量由1978年的5.2千克上升到2007年的13.37千克,蛋及其製品由1978年的0.8千克上升為2007年的4.72千克;城鎮居民豬肉的消費量由1978年的13.7千克上升到2007年的18.21千克,鮮蛋由1978年的1.97千克上升為2007年的10.33千克。

    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主要食品消費量      單位:千克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主要食品消費量            單位:千克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二)現代化家庭設備用品成倍增長

  從耐用消費品看,彩電、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話等在城鎮中逐步普及,汽車、家用電腦等高檔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農村居民彩色電視機、電風扇、洗衣機、摩托車等普及率也不斷提高。2008年全國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分別為99.2台、30.2台和49.1台,而1985年僅為0.8台、0.06台和1.9台;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分別為132.9台、93.6台和94.7台,而1981年僅為0.59台、0.22台和6.31台。城鎮居民電腦普及率由1999年的5.9台/百戶提高到2008年的59.3台/百戶,家用汽車普及率由1999年的0.34輛/百戶迅速上升,2007年為8.8輛/百戶。

       數據來源: 《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2008》
 


               數據來源: 《新中國55年統計彙編1949-2004》、《中國統計年鑒2008》


  (三)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極大改善

   城鄉居民的居住面積不斷增加,住房條件極大改善。2007年底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1.3平方米;2007年底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1.6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3.5平方米。居住條件的改善更為明顯,截止1998年末,有68.3% 的城鎮居民家庭住上了單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內有廁所或浴室,72.6%的家庭使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41.1%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調或暖氣設備,63.8%的家庭安裝了電話。38.1%的家庭住房有全部産權,23.9%的家庭住房有部分産權。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573.8元,比1978年的12元高出46.8倍。平均每戶年末使用住房面積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長2.9倍。人均住房面積上,2007年磚木結構和鋼筋混泥土結構住房面積比重達到86.4%,比1981年的 48.6%提高37.8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五、人口素質全面提高

  (一)國民預期壽命顯著提高,人口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建國60年來,隨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以及社會醫療水平的進步,我國人民健康狀況極大改善。嬰兒死亡率也由1982年的37.61‰降低到2006年的20.1‰,下降了17.6個千分點。1981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67.8歲,2005年提高到73歲,提高了5.2歲。其中男性平均預期壽命從1981年66.3歲提高到2005年的70.8歲,女性從69.3歲提高到75.3歲。我國人口預期壽命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二)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勞動力素質整體提升

  建國60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大量增加,人口的整體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每十萬人擁有的大專及以上人口1964年為416人,到2000年為3611人,同比增長7.68倍;高中和中專人口由1964年的1319人增加到11146人,同比增長7.45倍。人口文化素質的提高提升了整體勞動力素質。我國16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7年的8.4年,提高了3.1年。其中男性從6.5年提高到9年,提高了2.5年;女性從4.1年提高到7.8年,提高了3.7年。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六、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構築覆蓋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穩定提高,是黨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建國6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效果。在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蓋面不斷擴大。2007年,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1億人,比1989年增加1.44億人,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8億人、1.16億人、1.22億人和7775萬人,比1994年分別增加1.76億人、3677萬人、1.04億人和6859萬人。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正在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醫療改革試點也在加快推進。截至2006年底,全國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5374萬人。2007年,244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7.3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6.2%。低保等制度的實施使得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86萬人。2007年2272萬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566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績。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有2.5億人,約佔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建國60年來,我國在緩解貧困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農村居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整體解決了溫飽。到2007年,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減少為147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2%,比1978年減少2.3億多人。世界銀行認為,在消滅貧困方面,中國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近25年來,全人類取得的扶貧事業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應歸功於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典範。


                           數據來源: 摘自《中國發展報告2008》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060664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