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專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香港慶祝活動

[2009-09-22]

尊敬的各位嘉賓: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我們這一代成長的過程,是新中國艱苦奮鬥的時代,見證了它的成長,并如何走向大國崛起之路。

  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當我通過大學入學試,便加入一間律師事務所作為見習生並在1968年初成為執業律師。當年香港只有一所大學,那就是香港大學,而沒有任何一所法學院[1]。從前,律師和大律師的執業資格要經過考試從英國取得。在殖民地統治下,我們的國家觀念薄弱。在學校,我們認識的現代中國史止於1911年清朝被推翻為止。從那時代到新中國誕生的一段時期,幾乎是空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建國初期,許多和我年紀相若的年青人,從海外和港澳回內地唸書或工作,他們對新中國滿懷希望、雄心勃勃地投入國家的建設。他們所憧憬是人民畫報所描述的國家光輝形象。後來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包括反右運動、大饑荒、文化大革命等,羅湖邊境形勢緊張,人流和物流幾乎全面停頓。那些回國的年青人變得沮喪,港澳關係連累他們吃苦。內地偷渡來港的移民,帶來恐怖和悲慘的經歷,酷刑的壓迫和苦難的故事。在我年輕的時候,對我來説,中國是一個落後,專橫和窮困而沒有法治的國家。

  1978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我與內地的親人重新聯絡上,並到過好些城市,重新學習認識自己的祖國。當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時,我覺得有需要知道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我的未來會如何受到影響。1989年,我被委任為廣東省人大代表,1993年,我被委任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在英國管治下,這些代表不能以選舉産生,但現在港區代表不再是廣東代表團的一部分,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港區代表是經選舉産生的。由於我是人大代表,加上中港兩地商貿活動日漸頻繁,我慢慢認識到內地的法律制度和法治情況。

  中國具有超過5,000年的文明史,一套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的習慣法在公元前21世紀己存在,而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開始制定成文法典,並在以後歷代被傳承和發展。十九世紀中葉,中國被列強入侵,屢次戰敗,迫於簽訂不平等條約,因而醒覺,有迫切改革各種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的需要。封建社會的法律,作為統治者的工具,始終是為民作主而非以民為主。1911年,滿清政府被推翻,在收拾軍閥割據的局面,大局統一後,國民黨政府制定六法全書,成為現代中國的基本法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決定廢除國民黨的法律,并以社會主義法制代替六法全書。自此,中國法制建設走上一條曲折的道路,我把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49年至1957年,當中國開始形成它的憲制和司法制度:一個以蘇維埃模式的社會主義法制被採納為新中國法制。1953年1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翌年新憲法獲通過。隨而土地改革和其它改革開始,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草擬亦開始進行。律師的培訓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檢察制度被引入。當時政府提出依法守法,并向人民宣傳民主理念和法治。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ニ個階段是從1957年到1977年。當新中國正走向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法律制度之際,突然在1957年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鬥爭開展,打擊右派和反革命份子,為了消除反對者的障礙,政府在1959年撤銷司法部,而法治狀況不斷下降,當時甚至提出砸破法律框架。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法制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因為國家處於無法無天的狀況,四人幫才得橫行肆虐,造成巨大的災害,迫害他們認為政敵的任何人,並肆意摧殘中國文化和人格。這種情況繼續至四人幫被消滅,國家在1978年走上經濟改革開放的道路為止。在那個時代,作為香港同胞,對內地傳來的消息深感悲痛,有些人發誓永不再踏足內地。

  第三個階段是從1978年到1997年的二十年裏,國家實行改革開放,開始恢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先後制定了《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為了配合經濟改革開放,中國宣布發展一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外資企業包括香港企業到內地投資。這段時期通過了好些保障外來投資者權益的法律[2]。1982年國家通過新憲法,這是法治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它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3],保障公民的個人尊嚴與自由,並列舉公民的基本權利,確立了國家實行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明確規定了全國人大、人大常委會、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組織和職權。1988年,中國憲法再次修訂,容許經濟制度包含私有制,并承認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雖然所有土地仍屬國家所有。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採納了「第九個五年計劃和邁向2010年的長期發展計劃綱領」,內容包括以法治國和建設一個以法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有關行政的法律出現[4]。因此,這個時期國家的發展,不但表現在經濟上的進步,而是它已踏上重建法制和法治的道路。

  第四個階段是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1999年,憲法再次修訂,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2002年,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心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憲法的修訂,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加進去。它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5]。2007年,國務院引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而“以民為本”成為中國共産黨和國務院的施政方針。

  在這期間,中國立法不再限於發展經濟,而更多關於公共行政和人權的法律和法規,包括保障弱勢社群的權益,更多注重社會立法[6]。立法須按照《立法法》進行,未有足夠辯論不被通過,因此通常最少要經過三次人大常委會會議的討論才表決[7]。2001年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有些法律需要撤消、修訂或新立法,以符合國際貨物及服務貿易的水平,法律必須公布方行生效,司法程序必須公開、具透明度,而必須符合正當程序。

  中國主動加入了22個國際人權公約[8]。雖然有些地方中國與西方社會人權的標準有所不同,但是加入公約可見中國保障人權的決心,認真履行所承擔的義務,積極地參與國際人權事務。

  因此,總結中國現時的法治狀況如下:

  • 中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憲法第五條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企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 憲法第33條説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13條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産權和繼承權,公民的私有財産不可侵犯。
  • 政府如有橫蠻行為,公民可經不同途徑申訴。上面提及的行政法律和法規容許公民向法院進行行政訴訟,以確保有效管治和官員問責。自1999年,每年超過80,000行政糾紛經復議而解決。《集會游行示威法》落實憲法上給予公民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自由。信訪制度以《信訪條例》規範化而得以建立。有助公民申訴冤情和不滿,保障了他們的批評、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利。
  • 通過《審計法》規定由審計機關監督各級部門和政府機關等的財政收支。《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小組依法檢查各部門和機關的工作。
  • 草擬法案權力收納於人大法制辦。避免行政部門攬權壟斷。人大常委會也有權審查地方政府立法是否符合憲法。
  •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不斷修改以改善刑事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權利和政治權利的立法繼續進行。
  • 經濟法律繼續增加并按世貿組織規定調整,使本地和外地投資待遇一致。2003至2007年間,國務院廢除了49件過時的行政法規,并處理了323件有問題的法律和法規。
  • 司法情況逐步改善,使審訊更公開,包括設立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改善合議制度、辯護制度、訴訟代理制度、回避制度、司法調解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兩審終審制度、死刑覆核制度。改良《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勞動事議調解仲裁法》等等。
  • 提升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司法質素。現在中國有130,000專業律師,分別在公私營律師事務所服務。法律援助制度已成型。全國600多所大學和學院設有法學學士課程,有300,000本科生。有300所大學可頒發法學碩士學位,而有30所大學可頒發法學博士學位。許多大學與外國大學合辦課程,教授跨國法律。至今已舉行六次統一司法考試。法官和檢察員須經公開招考。法官和檢察員都能參加在職培訓。
  • 法院已完成兩個五年司法改革計劃。2009年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第三個五年司法改革計劃,列明各級法院權限的分配,就量刑,審訊程序,擬撤消及擬不起訴案件的監督,判決執行等作規範。法官的培訓和經保證,電子化服務及公開信息等等,都是近年的司法改革。


  在中國進行法治建設的同時,我們看到國家在處理十三億人民的事務所承擔的責任是如何沉重,如何要照顧到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就港、澳而言,為了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與穩定,國家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了設立特別行政區的制度,由全國人大制定《基本法》在港澳實行‘一國兩制’讓原有法律制度得以繼續保留,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得以繼續發展。全球各國認為香港和澳門回歸以來,法治穩固,可見於下列各方面:

  (1)司法獨立:特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和終審權,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9];律政司主管刑事檢控工作,不受任何干預[10]
  (2)《基本法》保障了法官的任免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不因所作的裁決受影響[11];
  (3)市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得到《基本法》的保障[12],包括秘密法律諮詢權,向法院提起訴訟、選擇律師和對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行為提起訴訟的權利[13]。
  (4)原有法律得以保留[14];普通法得以繼續發展并與其它司法管轄區保持聯繫[15],繼續聘用其它普通法適用地位的法官[16]

  因此可見,中國在1949年建國後,在法治建設走出一大步。香港自1842年成為殖民地,直至回歸,社會大致安定,所以能把英國的法製成功地移植於香港,並按本地情況穩健成長,新中國立國只有六十年,其中差不多一半時間在動亂與苦難中渡過,亦正因如此,經歷過這些教訓,國家明白到,沒有法治的社會人民受到的災難。中國的法治情況尚未完善,我們面對的是不斷有關貪污、無能,違法違紀,以及不獲執行的裁決和命令的投訴。正如國務院所説[17]: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的法治建設仍面臨一些問題: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法律體系呈現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有待進一步完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執行難的問題時有發生;有的公職人員貪贓枉法、執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對社會主義法治造成損害;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仍是一項艱巨任務。"
  
  我們並不滿足於中國法治的現狀,但國家的方向是清晰的,決心是堅定的,策略也是對的。國務院已把問題指出,並想辦法補救,例如使法院經費獨立,不受當地財政的牽制,給予法院跨境執行裁決權,以抵禦地方保護主義,指明甚麼是貪污行為,並把法官送到海外培訓等等。法治是整個國家的社會文明,每個為政者、司法人員、執法人員、行政人員、每個公民如何看待自己的守法責任,如何時刻把法治精神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上。法治建設固然以法律制度為基礎,但以人的修養來落實。法治社會需時間形成,需要由國家領導,由人民身體力行,因此國務院認為要加強法治教育。我們有信心中國法治建設必然繼續進步。

  在任何轉變迅速的社會,必然須要處理很多的問題。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人民未能一下子平均得益,過度開發自然資源,貪婪違法引起的人為災難、貪污濫權顢頇無能的官員、社會秩序與個人自由的平衡發展,理想和現實的衝突,長久存在的民族間糾紛種種問題,都需要巨大的魄力和決心去處理。香港回歸以來面對不少的挑戰:經濟民生、社會問題、生態環保、能源、人文索求、政治發展等,無不引起關注。

  今年是新中國建立六十周年,我們慶幸國家在60年中的巨大成就。五十年代投身國家建設的年青人,已是滿首白髮,許多回港定居,但是他們對國家的忠誠,沒有因苦難而減少,在每年國慶的慶祝活動,他們還是熱情揚溢的。我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相連。當國家經濟騰飛成績驚人,成功舉辦兩奧,神舟升空,在世界舞台上舉足輕重,我們為之興奮歡呼;當國家受到自然災害、政治動亂和文革摧殘,我們感到痛心,對我國法治未完善的地方和執法人員貪贓枉法,我們感到擔憂憤怒。落實法治是社會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當以理性,積極的態度看待國家在法治建設中的問題,對國家提出希望和要求,更應從自己做起:尊重法律,宣傳法治,為國家法制的完善,為國家面向未來的挑戰,作出積極的貢獻,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努力。

(作者為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  

[1]第一所法學院是在1969年成立。
[2]例如《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經濟合同法》等。
[3]這是在1954年的憲法上出現過,而在1975年和1978年的版本上沒再出現的
[4]例如:1989年的《行政訴訟法》、1994年的《國家賠償法》、1996年的《行政處罰法》、1997年的《行政監督法》1999年的《行政復議法》等
[5]2003年非典時期,一名孫志剛的外來民工,按《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被拘留。在拘留期間暴斃,事件引起廣泛的討論,該法規是否違反憲法對公民人身自由的保護條文,該法規被廢除,而由《城市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所代替。
[6]例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士保障法》、《義務教育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就業促進法》等等。
[7]《物權法》的通過便是一個例子。
[8]包括〈消除一功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功形式歧視公約〉、〈禁止酷刑和其它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主要人權公約。
[9]《基本法》第85條
[10]《基本法》第63條
[11]《基本法》第88,89,92,93,94條,回歸以來,司法覆核案件增加,政府間有敗訴,亦可見市民對司界機構仍+分有信心。
[12]《基本法》第三章
[13]《基本法》第35條
[14]《基本法》第8條
[15]《基本法》第82,84條
[16]《基本法》第92條
[17]見<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2008年2月28日)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060664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