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堅如磐石的中流砥柱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1-11-06

  青史如鏡,鑒照崢嶸歲月;初心如炬,輝映復興之路。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

  看清楚過去為什麼能夠成功,才能弄明白未來怎樣繼續成功。這次重要會議,將以對歷史的回望、對實踐的思考、對規律的把握,引領全黨更好地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一)

復興號動車組列車行駛在京滬高鐵南京市境內(2018年4月9日攝)。新華社發(蘇陽 攝)

  “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繼續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4000余字的重要講話,“復興”二字出現了25次。

  復興,一個偉大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一個百年大黨為之奮鬥不息的偉大事業。

這是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7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當年,面對孫中山先生拿出的畫滿鐵路線的中國地圖,澳大利亞人威廉端納搖頭説:“這個如同游戲拼圖一樣的東西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不久前,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豪邁地宣布:“我們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

雲霧中的貴州省六威高速公路觀風海大橋(2018年12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何歡 攝)

  百年來,在世界東方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天翻地覆的巨變,有多少日新月異的進步,有多少震古爍今的史詩。回望中,那個開天闢地的歷史時刻更加熠熠生輝——中國共産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

  山河巨變,宏願正酬。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之際,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國人民正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夢想照進現實,只因奮鬥從未停歇,只因追夢永不止步。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一幅歷史長卷無比恢弘,一個歷史邏輯分外鮮明——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載箱量可達2.4萬標準箱的“現代商船阿爾赫西拉斯”輪靠泊在青島港前灣碼頭(2020年4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在黨的長期奮鬥歷程中,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革命、建設、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引領民族復興航船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跨越關鍵一程,駛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波瀾壯闊的實踐中,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不斷開拓新境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逐漸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推進新時代民族復興事業提供了科學指南;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馳而不息全面從嚴治黨,為民族復興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領導力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在變局中開拓新局;統攬全局、果斷決策,敢於、善於進行偉大鬥爭,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積累了新的寶貴經驗,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我國國際地位日益鞏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二)

  從太空俯瞰,上海、嘉興—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北京,這條中國共産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軌跡,猶如一個巨大的字母C寫在中華大地上。“C位是怎樣煉成的?”歷史的問答中,折射出一個百年大黨的成功密碼。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近代以來,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社會各階級各種政治力量相繼登場,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告終……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神州大地上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飽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歷史的社會主義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開闢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

  歷史和現實無可辯駁地證明,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産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

  “辨方位而正則”。踏上新征程,既有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為之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新時代不斷推進民族復興事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的使命與重任。

  (三)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定海神針”,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萬山磅礡,必有主峰;船重千鈞,掌舵一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礡力量。在新征程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講政治是具體的,要體現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一個重要試金石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把核心意識轉化為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實際行動。

醫務人員在湖北省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豎起拇指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勁(2020年2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經歷了抗疫鬥爭這堂“最強思政課”,有網友感言:“生而為中國人,深感中國這艘承載着14億多人的大船,正是有了中國共産黨的掌舵領航,才能穿越風浪抵達勝利彼岸。”有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邁不過去的溝坎,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大業。

  (四)

  一組雕像,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裏巍然矗立,定格下這樣的歷史瞬間——長征路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共産黨人目光深邃地望着遠方,思索前進的方向……

  86年前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産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實現從挫折中奮起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征程。

游客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參觀(5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探索永不止步,征途永無止境。回望百年黨史,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共産黨人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從“山溝溝裏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革命開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勝利之路,到突破禁錮、“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再到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我們黨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彰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恩格斯説:“只要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唯物主義論點,並且把它應用於現時代,一個強大的、一切時代中最強大的革命遠景就會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奮進新征程,必須築牢思想之基,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伕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深刻指出的:“一個國家走的道路行不行,關鍵要看是否符合本國國情,是否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能否帶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社會穩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擁護,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我們黨以此創造歷史,也必將以此贏得未來。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必須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牢牢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五)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考察時深情地説。

這是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4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人民幸福,是復興偉業最溫暖的底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産黨始終堅守的初心。一百年來,為了人民幸福,一代代共産黨人不怕流血犧牲、不避千難萬險、不辭千辛萬苦,以實際行動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才能在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點燃億萬人民創業熱情,形成“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壯闊景象;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智慧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所以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因為這一偉大事業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人民追夢圓夢的前進步伐。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如烈火,如激流,如驚雷,人民群眾之中蘊藏的無窮偉力,是事業發展的不竭源泉。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曾指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着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礡偉力,共襄復興大業,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六)

這是9月8日拍攝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南頭半島上,蛇口與前海分居東西兩側。歷史在這裏激蕩:蛇口炸響了改革開放的“開山第一炮”,前海見證着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堅實步伐。

  小崗破冰,深圳探路,浦東闖關,前海開發,雄安啟航,海南弄潮……一次次觀念裂變、一輪輪探索突破、一場場攻堅克難,我們黨帶領人民走出了一條富民之路、強國之路。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這是1月29日拍攝的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石馬小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今天,改革開放航船駛入了深水區,前方是更加壯闊的航程,也少不了驚濤駭浪。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更需用好“關鍵一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這是海南省海口市濱海城市景觀(3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向前走,莫回頭!”深圳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墻上的六個大字,是歷史的足音,更是向着未來的進軍號。“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新征程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鼓起“闖”的勇氣、釋放“創”的活力、激發“拼”的勁頭、保持“實”的幹勁,不斷深化各領域的改革創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黃浦江畔,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從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消博會迎接四海賓朋,到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圍,再到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住房保障等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新時代中國以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姿態開拓前進。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顯示,約三分之二美資企業視中國為優先發展市場。中國歐盟商會調查顯示,六成的受訪歐洲企業計劃在2021年擴大在華業務,中國市場已成為許多歐盟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的重要支柱。

11月4日晚,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一塊鐫刻着“前海”二字的巨石,矗立在深圳前海石公園,宛如高張的風帆。從歷史的風高浪急中闖出,向着未來的碧海長天駛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

  莫道前路多險阻,再闖關山千萬重!

這是5月26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七)

  特殊的時間節點,開啟記憶的閘門,給予人們深刻啟迪。今年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半個世紀過後,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會場經久不息的掌聲,依然回蕩在人們耳邊。它穿越時空,激蕩共鳴,蘊含着國際社會對中國成就、中國擔當、中國貢獻的高度讚許。

  從苦難走向輝煌,中華民族從未忘記對人類的責任擔當。那是孫中山先生“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的歷史宏願,更是中國共産黨人“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的天下情懷。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與世界發展息息相關,與人類命運緊密相連。

  今日之中國,已是世界之中國。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要求我們立足中國、胸懷世界,在宏闊的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的深刻命題,不斷為人類和平發展、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站在人類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是中國的堅定抉擇;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是中國的不懈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金鑰匙”,回答時代之問,開啟人類文明進步的未來之門。

  新征程,再出發,世界大同的夢想在心中生長。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連接起中國與各國的價值紐帶,豐富了人類文明的思想寶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找到了各國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為破解人類難題、創造光明未來指明了方向。兩個“共同”,許下的是同一個承諾,指向的是同一個目標——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百天之際,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問世。獎牌造型源取玉璧,寓意五環同心,獨有的“中國式浪漫”,彰顯着溫潤優雅的文明氣度,寄託着人類的共同夢想。讓心與心相連,讓夢與夢相通,邁向民族復興的新時代中國,必將給世界帶來新的希望和機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0月26日,“來自崇禮的邀約”——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慶祝活動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舉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八)

  “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共産黨人〉發刊詞》中指出,為了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産黨”。

  “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

  一個“鐵”字,揭示了百年大黨的制勝之道。歷經世紀滄桑,我們黨之所以能帶領全國人民在復興之路上接力奮鬥,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堅持不懈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的自我革命,鍛造了有着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

  歷史大潮奔涌向前,復興偉業責重於山。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治國必先治黨,強國必先強黨——這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新征程上,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黨,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是億萬人民的熱切期盼,更是推進復興偉業的必然要求。

  建黨百年之際,知乎上的一條問答引發網友關注。“這100年來,為什麼那麼多看上去‘不可思議’的事情被完成了?”有一個回答被紛紛點讚:“因為他們始終是革命者!”

  實踐證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産黨只有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才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利劍千錘成器,精鐵百煉成鋼。新征程上,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更需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強體魄於偉大的自我革命,開新局於偉大的社會革命。

  勝利的花環,往往用荊棘編織而成。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風險挑戰,越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在新征程上推進復興偉業,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更需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對艱難險阻,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頑強意志、“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獨有英雄驅虎豹”的非凡氣概、“弄潮兒向濤頭立”的膽魄能力,方能更好地團結帶領人民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完成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

  (九)

  黃河入海口,海風吹拂,蘆花搖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一路衝關奪隘、風濤萬里,在這裏匯入茫茫大海。“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大河奔騰,勢不可擋,一如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一如不可逆轉的復興偉業。

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黃河匯入渤海,形成獨特景觀(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共産黨是幹什麼的?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東營市考察時的一番話發人深省。

朝霞下的黃河乾坤灣(2019年8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過去一百年,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今天,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征程,再趕考,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使命在肩。

  産生於過去的現在,孕育着偉大的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9500多萬名共産黨員牢記初心使命,14億多中國人民勠力同心,凝聚起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4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