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命運與共旗幟 指引共同發展方向——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世界感召力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1-11-07

  偉大的時代,必然孕育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必將指引時代前行的方向。

  “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度,提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念,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彰顯中國共産黨人深刻的歷史自覺、廣闊的全球眼光和堅毅的使命擔當。

  猶如壯美的日出,照亮人類追求繁榮進步的時代征程,又如矗立的燈塔,引導各國攜手共創未來的探索航程——習近平外交思想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繼往開來、闊步前行,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為推動共同發展凝聚全球共識與合力,正産生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

  因應時代變局的中國方案

  有學者這樣比喻全球化時代的人類社會:如今,全球70多億人全部生活在同一艘大船上的200多個船艙裏,必須同舟共濟。

  如何使這艘“全球之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習近平主席給出的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放眼寰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覆,世界經濟脆弱復蘇,氣候變化等挑戰突出,地區熱點複雜交織,全球進入新一輪動蕩調整期。解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變得更加迫切。

2021年1月25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並發表特別致辭。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為多重危機疊加的全球局勢提出系統方案。

  從2013年出訪期間提出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到2015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位一體”的總體路徑;從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進一步提出建設“五個世界”的總體布局,到2020年倡導打造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倡議,再到2021年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首次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一次次娓娓道來、一次次系統闡釋、一次次真誠呼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中國主張激蕩起全球迴響。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説,面對持續的衝突動蕩、飢餓貧窮、氣候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人類對命運與共的感受更為強烈,“我們應當共同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提出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8年多來,習近平主席41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69個國家。如今,中國已同108個國家和4個地區組織建立夥伴關係,編織起一張遍佈全球的夥伴關係網,走出了一條結伴而不結盟、對話而不對抗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主席密集開展“雲外交”,僅2021年以來,以電話、書信、視頻等方式展開的外交活動就有百餘次。縱橫交織的外交足跡、不斷刷新的“忙碌指數”,映照出一幅中國與各國命運與共、攜手前行的恢弘畫卷。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等逆流,習近平主席強調,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面對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習近平主席呼籲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強烈衝擊,習近平主席主張將發展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力促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實踐,凝聚起各國人民共同建設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做出重大探索和原創性貢獻。

  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説,習近平主席的思想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新的框架,“構建命運與共的未來是人類發展的必然”。在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眼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唯一的未來”。

  凝聚時代力量的大國擔當

  “對世界各地的商家來説,中國是一個一定要去的地方。”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如此感嘆。

  “以前無法想象,現在美夢成真。”即將進入運營期的中老鐵路,讓老撾民眾滿懷期待、心情激動。

  中國帶來的菌草技術“為中非農業發展開闢一條全新道路,將有力促進減貧就業”,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由衷讚嘆,還為中國援中非菌草技術專家頒授了國家感謝勳章。

2019年12月1日,在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前左)為中國專家頒授指揮官勳章。

  一幕幕充滿希望的圖景,一個個邁向發展的故事,詮釋着偉大思想的實踐力量。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新時代中國堅定不移奉行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奏響共同發展的華美樂章。

  8年多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從一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促進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樹,如今已有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相關合作文件;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廣交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中國展會“矩陣”,成為各國共享機遇、擴大交流的國際平台;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等合作機制不斷深化,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習近平主席的重要宣示,反映中國共産黨人的一個重要理念: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過得很好,一部分人過得很不好,不是個好現象。“我們希望全世界共同發展,特別是希望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

2021年1月19日,醫護人員在巴西亞馬孫州塔巴廷加市為一名原住民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當巴西小城塞拉納疫情蔓延、民眾心急如焚時,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及時運達。當地人説,中國疫苗是“最美麗的禮物”。

  當阿富汗凜冬將至、近百萬難民衣食無着時,來自中國的緊急救援物資抵達喀布爾。當地居民説,中國是在“雪中送炭”。

  中國在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在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的同時,累計向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多形式的援助,減免有關國家債務,在職業技術、農業等多個領域授人以漁,提升自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發展中國家更好實現減貧發展。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説,在人類通往消除貧困的道路上,“中國作用不可或缺”。

  一次次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一次次重要關頭踐信守諾,深刻彰顯偉大思想的時代意義。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新時代中國在人類面臨嚴峻挑戰的危急關頭,秉持國際道義,擔當大國責任,與各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2020年6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

  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6億劑新冠疫苗,深入開展病毒溯源科學合作;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被廣泛讚譽為“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産品的提供者。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刻詮釋了合作、和平與發展的真諦,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訴求。”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説:“正如習近平主席向我們傳達的,人類應有更好的合作、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和更廣泛的和平。”

  照亮人類前途的文明之炬

  “她在思考戰爭的意義究竟何在。”2019年11月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時,習近平主席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駐足,還同時任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講起“止戈為武”的中國典故。

2019年11月12日,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時任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夫婦陪同下,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

  “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

  面對形形色色的“文明衝突論”“中國威脅論”,習近平主席多次宣示,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説,要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摒棄小圈子和零和博弈。一國的成功並不意味着另一國必然失敗,這個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成長和進步。

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

  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必須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在世界舞台,中國始終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理念,超越了一國一域的狹隘範疇,超越了傳統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為塑造面向21世紀的國際政治文明貢獻力量。

  “中國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是壓迫任何人,而是將大家團結起來,並為如何解決問題提供範例。”俄羅斯聯邦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説。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考量文明與生態興衰的辯證關係,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重大倡議,主張加強全球環境治理,開創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存續繪出清晰的綠色底色。

2021年10月18日,市民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前拍照參觀。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並制定相關行動方案;支持《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等多邊議程,助力發展中國家走綠色低碳道路,中國的綠色行動為加強全球環境治理注入強大動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域主任德欽次仁説,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中國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可以作為指引全球戰略方向的典範。

  大道不孤,德必有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包容兼蓄的中華文明,着眼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在這一理念感召下,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的理解和認同不斷深化。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説,如今我們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談論的應當是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中國將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同世界各國攜手並肩,向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明未來不斷前進。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4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