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3月2日上午在澳門機場乘坐飛機,前往北京出席全國「兩會」。在京期間,他們除商討和處理國家大事,會主要就澳門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建設,便利澳人在內地生活、工作,和區域合作提建議。
本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共12名,包括賀一誠、劉藝良、容永恩、陸波、高開賢、崔世平、何雪卿、林笑雲、蕭志偉、吳小麗、黎世祺、施家倫。
赴京開會前夕,劉藝良受訪表示,適逢政府換屆,今屆「兩會」亦將修憲和立監察法,加上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未來國家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值得關注。
他重視澳門與鄰近地區的協同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到橫琴口岸建設如火如荼,澳門蓮花口岸擴建空間則較少,他希望橫琴創新口岸通關模式,參照深圳灣及港珠澳大橋澳珠口岸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考慮將澳門口岸搬到橫琴口岸,合建聯檢樓,需要到國家、人大授權。
此外,其曾提出港澳居民回鄉證能夠享受與內地二代居民身份證一樣的待遇,法律上需進行確認及修訂。他亦關心中央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尤其是特色金融發展、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希望中央多支持央企國企來澳發展,支持完善民企與外資企業的投資環境,其中包括稅務改革。
崔世平表示,是次主要關注澳門如何有效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就金融、澳人在內地工作便利化、吸引澳人在內地投資的適當條件、澳門與珠海等城市的協調發展等議題提建議,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適時響應,使工作更順暢,加快澳門發展。
崔世平還建議組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聯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發展需依靠年輕人積極參與,聯盟可讓三地科技人才加強交流合作,還可為其他領域摸索經驗。
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外,崔世平還關心澳門的垃圾處理問題。今年一月起,國家正式採取「洋垃圾」新規定,拒收廢塑料、未分類廢紙等垃圾,而澳門的一些可再生廢料,因無法在本地循環再造,需焚燒處理,相當浪費。他有感國家不接受「洋垃圾」有其道理,然而澳門始終是「自己人」,希望將本澳的可再生廢料視為境內垃圾,予以進口。但強調,除爭取國家支持外,澳門政府及業界亦應把好關,避免不屬澳門的垃圾流入境內、惡化垃圾處理問題。
何雪卿表示,關注國家發展及澳門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她將會提出便利澳人回內地工作、讀書和養老、國家法制建設及職工收入分配的意見和建議。
本屆澳區人大代表有4名「新星」。新代表吳小麗表示,當選代表後深感責任重大。希望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小區服務等方面的交流,推動澳門長者的醫療福利延伸到大灣區,及做好澳門與內地的社會服務發展。蕭志偉指澳門産業結構比較單一,相信通過區域合作,澳門可以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圍繞發展特色金融、用好中葡平台提出建議。
施家倫對能夠代表市民出席「兩會」感到榮幸,表示長期關注澳門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希望總結澳門作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十五年的經驗,並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他亦會就澳門能夠從中發揮的作用提建議。(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