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3月7日上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廣東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北京,廣東代表團的代表們會內外都在熱議總書記重要講話,對照講話精神認真思考、暢所欲言。
三月嶺南花開正艷,與南粵大地綻放的木棉花一樣火熱的,是廣東各界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激情。
站在新時代的發展坐標上,身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的廣東,將擔當起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的光榮使命。
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海之濱的珠海橫琴島上鮮花盛開,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的幹部群眾倍受鼓舞。
橫琴新區開發建設歷經9年,如今這裏已呈現為一座現代化綠色新城。而廣東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已累計形成385項改革創新經驗分批在廣東複製推廣,21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範圍複製推廣。橫琴新區(橫琴自貿片區)黨委書記牛敬説:「我們將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注重可持續發展,注重綠色發展,以創新驅動引領動力變革,以制度創新引領效率變革,以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成果引領質量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給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使我們堅定了信心和決心。」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熊水龍説,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就是解決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問題。要繼續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壯大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調研,提出真知灼見,助力解決廣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廣東經濟平穩增長和質量效益提升。
2017年廣東地區生産總值8.99萬億元,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但區域發展不協調仍是長期存在的短板。韶關市市長殷煥明代表介紹,2018年,廣東將優化區域發展格局,高標準規劃建設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韶關在新起點上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法寶。我們將持之以恒落實好綠色發展戰略,為當代人帶來金山銀山,也給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
優化産業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要為新興産業發展騰出空間,這完全符合佛山實際,我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3月7日下午,正在調研的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告訴記者,這些年佛山注重發展實體經濟,成為製造業大市,去年經濟總量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十六位。「我們一定按照總書記指示,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産業和企業,繼續優化産業結構,構建高質量、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格局。」
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戰略支撐。廣州開發區集聚了廣州半數以上的高科技企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説:「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面向全球集聚一流創新要素,促進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驗區,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站前列、當尖兵。」
去年以來,廣州開發區出台系列政策,建成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公平透明的政策兌現系統,實體經濟進一步夯實,創新動能進一步增強,高端人才進一步匯聚。
加大開放合作,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肇慶發展的重大機遇。」肇慶市市長范中傑代表説,「我們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粵港澳之間的人文交流活動,發揮好肇慶的空間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及産業優勢,加快建設粵桂特別合作試驗區、廣佛肇經濟合作區、大灣區綠色農産品基地等平台,當好大灣區帶動輻射大西南發展的橋梁紐帶。」
「羅湖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在貫徹落實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前列』要求上,也要走在前列。」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説,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上,羅湖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下一步,羅湖將對照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以消費型經濟綜合改革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建設,以「口岸經濟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支撐點,以大梧桐新興産業帶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以水貝—布心珠寶産業集聚基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智能製造、設計研發中心,探索老城區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公平正義
「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習總書記的話,説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揭西縣鳳江鎮鳳北村委會主任助理王玲娜代表認為,農村基層法治建設較為落後,社會矛盾問題較為突出,制約了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基層法治建設,推動基層社會治理。」
「總書記提出要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鶴山市古勞鎮下六村黨總支書記溫艷嫦代表説,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強戰鬥堡壘。下六村在上級黨委政府支持下,通過黨建引領,加快一系列新農村工程建設,村容村貌大幅改善,獲得了村民們的點讚和擁護。
早春喜雨潤澤南粵大地,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廣東牢記囑託再出發。(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