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70年 港澳和祖國同頻共振

2019年09月30日 19:24:2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作為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對國家成就引以為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在特區政府新開設的國慶專題網站上發文表示,過去70年,國家取得了重大成就,今日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期望國慶活動有助香港市民加深認識祖國振興之不凡歷程。

  新中國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中有港澳的獨特貢獻。港澳回歸以來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祖國的堅強支撐。70年不凡歷程,港澳與祖國共同發展,同頻共振。

  風雨同舟 守望相助

  「現在的東深供水工程,滿足了香港四分之三的原水……對港供水,供應的是粵港同胞共同發展的生命之源。」年近八旬的廣東省前省長盧瑞華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1962年,香港出現自1884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1963年底,周恩來總理批示興建東深供水工程,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香港同胞渡過難關,並專門撥款3800萬元人民幣。而那一年,內地正在經歷三年困難時期。自1965年建成以來,這一工程已歷3次擴建,累計為香港供水251億多立方米。

  祖國內地與港澳命運時刻相連,正如東江水浩浩東流綿延不絕。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彼時仍處於外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和澳門同胞,就分別在維多利亞港口、濠江中學等地升起五星紅旗,與內地遙相呼應。

  上世紀50年代,香港發生自然災害時,並不富裕的內地傾力相助。1962年起,內地發出的「三趟快車」風雨無阻,保障了供港澳鮮活産品源源不斷。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春潮萌動,最先來到內地投資興業的,正是懷揣愛國熱情的港商和港資。他們所帶來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有力推動了內地經濟發展。而香港也借內地經濟起飛的歷史機遇,將製造業轉移到了珠三角,成功實現了産業轉型升級,發展了金融、航運和服務業,成了聯結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首。

  背靠祖國 把握機遇

  回歸之後,祖國內地成為港澳的靠山和後盾,港澳有困難,內地全力支援,內地的發展機會,一定與港澳分享。

  1997年,席捲亞洲的金融危機令還沉浸在回歸喜悅中的香港人猝不及防,金融市場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一個個在國際「金融大鱷」面前損失慘重,港府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維持住聯繫匯率,贏得了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勝利。

  2003年,非典肆虐下的香港市道凋零。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的梁振英受時任特首董建華之托,在一個寒冷的春日飛往北京,為中央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作最後破題商討。梁振英自知重任在肩,想早機去晚機回,連禦寒大衣也沒帶便上路了。

  中央給出了最迅速的反應。就在2003年,中央開通赴港澳個人游試點城市,內地與港澳分別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香港的市面由此重獲生機。之後,隨着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先後實施,香港逐漸成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市場、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跳板。

  澳門回歸後的變化,則堪稱翻天覆地。「以前澳門寄信都要寫『通過香港』」,澳門地區中國統促會監事長陳健英近日在北京受訪時説,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澳門。1999年,澳門人均GDP約為1.5萬美元,2018年增至8.6萬美元。

  新時代,港澳正迎來更多發展機會。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為港澳與內地深化合作,進一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描繪了藍圖。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同樣給港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施展舞台。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表示,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國兩制」 成功實踐

  「我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繼續充滿信心。」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説,儘管香港社會當下出現了種種亂象,但750萬香港市民的最大共識,依然是香港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

  他解釋説,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國兩制」構想之初,國際社會仍然處於非常激烈的冷戰狀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水火不容。中國此時提出在社會主義的母體之內,包容一個規模較小的資本主義制度,這一構想「十分大膽」。而「一國兩制」成功落實,不但實現了香港和平回歸,更給予香港發展更上層樓的機會,保證香港長期繁榮安定。

  曾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香港特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等職務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與張志剛觀點一致。「『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絕對是成功的。」他近日受訪時堅定地説。

  梁振英説,作為「一國兩制」由構想變為現實的「第一站」,香港在回歸後的發展速度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一直位居前列,先後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繼續被多家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至於「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面對種種新挑戰,梁振英指出,基本法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構思。因此,無論香港本地或國際發生任何事情,要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堅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

  赴京參加國慶活動的中國統促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邱偉銘,在名片上印着「共築中國夢」的字樣。「『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邱偉銘説,「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港實踐22年,完全證明這個偉大構想是科學的和充滿生命力的。希望香港年輕人能回顧香港和祖國發展的脈絡,理性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只要把個人前途與國家發展和香港優勢結合起來,努力付出,就一定會大有作為。

  對比澳門回歸前後的巨變,澳門人心懷感恩,飲水思源。「澳門在回歸祖國前後有着巨大反差,根本原因就是『一國兩制』給澳門帶來的紅利。」陳健英説:「澳門人要衷心維護好『一國兩制』,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把澳門發展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珠海橫琴自貿區等建設更好連接起來,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繼續搭乘祖國前進的列車。」(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