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轉角遇到博物館——澳門的“小城大力量”

2022年05月19日 17:00:15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澳門科學館及周邊景色(4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轉角遇到博物館。在澳門新口岸,打卡完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澳門科學館,步入過街天橋,便可到澳門最大的視覺藝術展出空間——澳門藝術博物館,欣賞完藝術盛宴之後,毗鄰的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仍待游客大飽眼福。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本年度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在澳門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余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猶如珍珠散落於澳門的大街小巷之中,又似項鏈串聯起400多年中西合璧的文化歷史,展現着豐富多元的文博力量。

  澳門科學館(4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李璽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博物館在澳門的發展,根據相關記載可以追溯到1920年澳葡政府設立海事及漁業博物館開始。澳門回歸祖國之後,各類主題的博物館在澳門如雨後春筍一般快速成長起來。

  他説,從博物館展示的主題來看,澳門以特定産業或行業為主題的博物館數量最多,有12處,典型的代表如海事博物館、通訊博物館、沙梨頭更館等。歷史人物類、發展歷史類以及藝術類等主題位居其次。這些主題豐富的博物館已成為幫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全面了解澳門的視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澳門的各類博物館也如同萬花筒,從不同側面、不同形態折射着澳門文化的多姿多彩。

  5月18日,市民在澳門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有中西文化歷史的融合與碰撞之力。坐落在澳門著名的歷史遺跡大炮台之上的澳門博物館,是一間展示澳門歷史和多元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前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表示,除澳門故事外,它還講述着中歐兩大文明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相遇。

  在澳門半島的最南端,毗鄰著名景點媽閣廟的是海事博物館。展館猶如一艘揚帆的三桅帆船,館內展示中國、葡萄牙的海事活動歷史,生動記錄着400多年前的歷史。

  ——有中華文化的傳承之力。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按照1:1複製成功的“德成按”建築憑藉其“被活化的歷史”而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德成按”原有建築是澳門現存結構較完整的當鋪。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維修整理後設立典當業展示館,讓更多游客揭開這一行業的神秘面紗。

  此外,澳門還設有林則徐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鄭觀應紀念館、冼星海紀念館、饒宗頤學藝館、葉挺將軍故居等歷史名人主題的博物館,承載着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澳門的博物館在主題選擇上,可謂百花齊放,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薈萃體現得淋漓盡致。”李璽表示,例如哪吒文化博物館、沙梨頭更館等都是體現中國元素博物館的代表;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玫瑰堂聖物寶庫等則代表了西方文化在澳門的展現與傳承;而澳門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等則淋漓盡致地展現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過程。

  5月18日,市民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有歷史與現代的速度與激情之力。澳門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發源地,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游客可以重溫這項獨特賽事的非凡歷史,親身感受賽車運動的精彩和刺激。館內藏有數十年來的參賽賽車和電單車,講述着車手、車隊和各傳奇人物自1954年起在濠江寫下的輝煌篇章。

  5月18日,市民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有愛國愛澳的堅定之力。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澳門基本法紀念館等博物館,共同記錄着澳門回歸祖國這一歷史盛事,講述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李璽表示,回歸賀禮陳列館陳列着中央政府和各省區市贈送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工藝品,讓到訪者能夠一日看遍祖國各地的奇珍異寶,感受祖國與澳門的骨肉情深。

  設立於2013年的澳門基本法紀念館也是澳門“愛國愛澳”的重要基地。館內設有多個展區,分為前言、澳門歲月回眸、“一國兩制”的方針、制定和落實基本法、基本法的成就和推廣等,全方位介紹基本法及其對澳門的影響。

  5月18日,一名小朋友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游玩。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今年,為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澳門20間博物館將於5月29日聯合舉辦“2022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屆時各博物館根據自己特色設有豐富的活動,如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的“回歸賀禮尋寶”,海事博物館的“‘尋香之旅’——海上香料貿易”,澳門大賽車博物館的“電路賽道”攤位游戲等。

  “澳門主題各異的博物館,為到訪澳門的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也增加了澳門民眾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成為澳門獨特印記的重要來源。”李璽説。(新華社 李寒芳、劉剛)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48703